(跟帖1009期)“1+1”学习法实现“1+1>2”
“1+1”学习法实现“1+1>2”“冯涛,连结制动软管的数量是怎么规定的,请回答一下。”
“调车作业时所带车辆应按5:1连结制动软管。”
“回答的不错,可是今天下午作业时,51辆车中你只将10辆车连结制动软管,少连结了一辆,下班后将《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第81条好好学习一下,明天上班后你继续回答。”这是10月11日的交班会上,月山车站运转车间东区调车组调车长郑继勇和制动员冯涛的对话。
为切实提高职工学技练功的积极性,提高队伍整体综合素质,在日常工作中,这个班组自发开展了“1+1”学习法,即在发现工作中的一项失误时,不以定责为目的,而是让当事人对所违反的规章制度进行再学习、再消化;根据当天工作中的重点任务或典型故障,每天集中学习一条规章,实现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
在此基础上,他们加大对班组职工读书学习效果的考核力度,每天对上个工作日出现工作失误的职工进行现场考核并评分;每周对职工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考核并进行成绩排名;每月将考核成绩汇总并按照排名顺序将职工照片贴在“班组业务明星光荣榜”内,此举激发了班组职工比、学、赶、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了职工的综合素质。
“‘1+1’学习法比较灵活,没有教条式那种按计划每天学习什么就必须学习什么的死板,摆脱了填鸭式的死记硬背,也避免了学习内容与本职工作的脱节。它通过和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有针对性的学习好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对应的规章,让人感觉工作中的难题不再难了,规章条款也好理解了,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对于“1+1”学习法如何实现“1+1>2”的效果,调车长郑继勇说出了切身体会。刘海林 请老师批评指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