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药自费”也是落实“病有所医”的重要环节
“保健药自费”也是落实“病有所医”的重要环节保健药品不得纳入医保药品目录,被列入负面清单的药品直接调出目录,价格偏高且没有合理理由的药品可被调出目录……继4月公开征求意见后,《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于近日出台,提出医保用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建立每年调整一次的动态调整机制。这将有利于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将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及时纳入医保。(8月10日 澎湃新闻网)
实事求是讲,不管是之前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还是之后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都是提高全民福利待遇、减轻病人治疗用药造成经济负担的重要举措。站在全国角度来讲,没有全民的身体健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
然而,医保金就如同一块大蛋糕,你在保健药上切块多,那么,在有病治疗、甚至是保命上就减少。正如前段时间媒体报道,一则“救命药”国内一支70万元,国外只卖205元的新闻引爆网络,这就不禁让人对医保药品目录的格外关注,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将更多救命药纳入医保药品目录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保健药只是人们养生保健上的需求,对身体究竟起多大作用,咱姑且不作评论,单就其现实意义和价值来讲,与救命药就不能相提并论和同日而语了。我想,国家设立医保金还是想让更多病人能用上救命药,这样既能挽救一个病人的生命,同时也能拾起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对现有医保药品目录进行调整确实势在必行,“保健药自费”也是落实“病有所医”的重要环节。
笔者认为,“保健药要自费”,一方面能把有限的医保金投入到救命药、看病治疗上;另一方面也能避免有些人无病要吃药、有病乱吃药,最后贻误最佳治疗时机而丧命的悲剧发生。记得曾有报道,一老人原本就基础性疾病,可他不去看医生,只相信保健药的效用。于是,在推销员反复诱导下,买了几十万的保健药,堆得满屋子都是保健药,最后其因没有按时就医和对症下药,把自己生命也给搭进去了。可见,保健药一旦要自己掏腰包,恐怕就要掂量掂量,会不会再毫无顾忌地大批量购买保健药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