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聚焦重点齐发力,持续推进“四抓两整治”
今年以来,凉州区严格按照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要求,持续推进“四抓两整治”向各领域拓展延伸,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凉州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聚焦提升“领导力”,抓带头人队伍
开展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重点做好“选、聘、培、储、管”五篇文章。全区359个村完成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占行政村总数的81.2%。公开选聘50名优秀干部专职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择优选拔22名年轻干部担任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派30名区直学校党员干部到民办学校担任党组织书记。依托视频会议系统,创新开设“红色讲堂”“空中课堂”,对各基层党组织书记每月开展一次远程教育培训。与甘肃农业大学联合开办村干部大专班,75名村干部通过考录参加学习。调整储备村干部后备人选1978名,其中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847名。认真落实市委“三个一批”要求,调整村干部77人、处理10人、补充125人。
聚焦提升“保障力”,抓阵地建设
部署开展“危旧小”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清零”行动,通过新建、维修、改扩建的方式,集中改造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34个。制定《凉州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运行管理规范》,对活动场所综合功能、使用管理、配套设施、资产管理、村干部办公用房面积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依托“甘肃党建”信息化云平台,指导各基层党支部建立网上阵地,将4.5万余名党员纳入云平台管理。投入资金9万元,打造“甘肃党建”凉州平台,定期发布全区基层党建动态信息,搭建互相交流学习平台。
聚焦提升“凝聚力”,抓基层组织党内政治生活
制定《进一步严格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制度的安排意见》,指导全区各级党组织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党性集中教育行动,通过开办读书班、专题轮训班、讲党课和举办学习成果交流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抓实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乡镇层面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主要领导末位表态发言等制度;村级层面积极推行“五议五公开”工作法,推广党内事务听证会、民主恳谈会、党员议事会等做法,在7个村(社区)开展基层民主协商试点工作。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行动,确定26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442个村党支部结对,联过组织生活、联建标准支部。
聚焦提升“战斗力”,抓基层基础保障
连续六年提高村级工作经费和村组干部报酬,落实村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社区民选副主任、专职社区工作者社会保险政策。将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工作经费列入单位行政预算,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按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列入企业年度预算,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工作经费按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5‰列入企业财务计划,为每个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党组织落实每年2000元活动经费。开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升扩面行动,着力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整合5000万元中央和省级扶持资金及扶贫互助协会退回资金,集中扶持100个村发展集体经济,确保每村每年收入4万元以上;2020年利用1亿元产业扶贫资金和350万元省级扶持资金,集中扶持207个村发展集体经济,确保每村每年收入2.5万元以上。
聚焦提升“内动力”,大力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对2019年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情况进行“回头看”,采取民主测评、入户访谈、答疑释惑等方式,不断提升党员群众对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的知情度和满意度。部署开展新一轮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继续采取区级领导包镇(街道),带队“村村到”,开展拉网式排查、综合研判分析,并经区委常委会会议研究确定整顿对象54个,“一支部一策”制定整顿方案,严格落实“四个一”“三定三包”整顿机制,扎实开展集中整顿。
聚焦提升“自控力”,大力整治党员参教信教和涉黑涉恶问题
开展党员参教信教问题专项整治,理直气壮严明党员不得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的纪律要求,先后开展4轮次集中排查,组织全区党员签订不信教不参教承诺书,稳妥慎重处置参教信教党员。先后两轮次对村“两委”成员进行任职资格联审,通过专题学习、召开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方式,进一步筑牢广大党员思想防线,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