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一往无前 发表于 2010-10-15 15:19:47

古钱币的辨伪

从铜币本身的颜色来看,明中叶以前,一般用青铜铸币,币色青绿,有的泛红。明后期多用黄铜铸币,铜色浅黄,有光泽,清代新疆、福建等个别地区的咸丰钱用红铜铸造,铜色略带紫红。有的古钱无锈,传用日久以后,表面生成一种坚硬的黑褐色或古铜色。
      铸造的伪制钱,一般较原钱厚重,铜质也粗。铜钱上的真锈是长年累月自然长成,锈质入骨,坚硬牢固,经久不变。而伪钱的假锈很容易用手剥落。长期埋落地下而生锈的古钱,有一股泥土的香味,而伪钱没有土的味道,但可以闻到一股松香、胶水、漆气味等。真的古币传世已久冶铸时已消失,敲击时的声音也无传音。
      真的传世古钱坚牢,钱币时间愈久,色泽愈深,愈是坚牢,极薄的一层,用小煮洗刮都很难去掉。假的传世古钱较轻浮,有的是用伪钱放在煤烟上熏黑后,在上蜡打光,这种伪造的颜色只要用开水泡制洗刷,就可除去。



本文来源收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钱币的辨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