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66 发表于 2020-8-22 10:02:39

“我们赶上了好时候”

        来源:甘肃日报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
  一个普通农家十余年间的生活变化背后就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变迁。
  http://finance.workercn.cn/html/files/2020-07/27/20200727140205402722281.jpg  (荔园堡村全景)  今年6月中旬,记者来到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老党员韩怀清家,倾听他们一家三代人普通又不普通的故事。
  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2009年6月7日,大雨。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老党员韩怀清家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雨水落在了他的肩膀,脸上却是最温暖的笑容。
  老人身体好不好,看病吃药报销吗?孩子在哪里上学?家里用水用电方便吗?收入怎么样?……客人与韩怀清并排坐在窑洞里的沙发上,询问家里的情况,关切之情让韩怀清一家人以后每次提起都心里暖暖的。
  这位客人正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
  http://finance.workercn.cn/html/files/2020-07/27/20200727140205423847096.jpg  (荔园堡村街景)  11年过去了,一切都有了新变化。曾经因雨水而泥泞难行的土路已经变为宽阔平坦的硬化路;道路两旁的田野里,齐膝高的玉米浓绿健壮、长势喜人;明媚的阳光下,大小囤子里满堆的玉米棒子闪烁着光芒,像一个个金色的“地标”,显示着田野的收获和日子的殷实。
  来到韩怀清家,韩怀清儿媳妇康志芳带领记者走进窑洞,窑洞内干净敞亮,一侧墙壁上挂着三张照片,照片定格的正是2009年习近平和韩怀清一家在一起时的情景。
  那一年,就在韩怀清家的窑洞里,习近平问了很多、问得很细,从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到生产资料价格涨跌,从农村合作医疗落实到农业税减免。当了解到粮食直补、教育“两免一补”、农村合作医疗等多项政策已经让群众受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玉米大幅增产等情况后,习近平很高兴。
  http://finance.workercn.cn/html/files/2020-07/27/20200727140205457438246.jpg  (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村部)  “总书记心里装着老区,装着老区百姓。”韩怀清的儿子韩耀高接受采访时说:“这些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扶持下,老区变化很大,荔园堡村变化也很大,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荔园堡村旧貌换新颜
  荔园堡村村史馆里有一张“大事记”——
  2009年,荔园堡村被确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10年,建成金岔沟居民小区,安置农户17户;2011年,启动实施南梁红色小镇建设工程;2013年,建成南梁红色小镇,安置农商户197户,村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南二级公路建成通车;2014年,实施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
  “这11年是荔园堡村发展最快的时间!”南梁镇党委书记鄂海峰说,得益于党中央对老区的好政策,荔园堡村人均收入从2009年的3000多元,增长到了2019年底的近万元。
  http://finance.workercn.cn/html/files/2020-07/27/20200727140205482764839.jpg  (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道路一瞥)  说起这些年来的变化,康志芳和韩耀高共同的感受是“快”——
  老村子原来在葫芦河东边,拆迁了,很快就建成了南梁革命纪念馆、“两点一存”广场、游客服务中心,还搞了绿化、亮化、美化,成了4A级红色旅游景区,漂亮得很。
  村民搬到了葫芦河西边,清一色两层楼,水电暖齐全,上宅下店,这些年红色旅游好,村里家家户户开商店、开餐馆、开旅舍,日子越来越红火。
  河边垃圾清理了,河堤进行了加固整修;村里“三堆五乱”现象没有了,摆上了垃圾箱,配上了垃圾清运车,庄前屋后、河边路边都栽上了树、种上了花;硬化路通到了家门口,家家门口停的小汽车;村里建起了村史馆、生态广场、农家影院、夕阳红活动中心、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群众生活越来越方便。
  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村民们搞舍饲养羊,种地膜玉米和中药材,到外面打工,到扶贫车间上班,增收的门路越来越多……
  http://finance.workercn.cn/html/files/2020-07/27/20200727140205504511906.jpg  (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文化广场群众休闲场景)  韩耀高把家里的土地都流转给了合作社种中药材,自己在外面打工,每年土地流转收入6100元,务工收入近3万元。今年5月底,附近山庄乡河堤工程开工,韩耀高在工地上打工,离家近,收入也有保障。
  “村里建立了协商民主议事制度,不论大事小事,大家商量着办。现在村里孝亲敬老、邻里和睦,人人都有事干,人人都想干事,人人都想把日子过好哩。”康志芳说。
  “大河有水小河满。国家好了,一村一乡才能大发展,一家一户才能过上好日子。”荔园堡村原村支书范刘德说,这些年国家扶持政策多,支持革命老区发展,建设南梁红色大景区,实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荔园堡发展遇上了好时候,我们赶上了好时候。”
  这过好日子要感谢共产党
  “这几年家里添置了摩托车、电冰箱,电视已经是第三个了。”康志芳笑着说,“我公公学会了用手机上网,常常和孙子、亲戚视频通话,他说,现在日子真是好,不愁吃不愁穿,想和人见面拉话,都不用出门。”
  康志芳告诉记者,她公公爱看《新闻联播》,经常通过新闻了解全国各地的变化。“他常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过好日子要感谢共产党;这些年村里变化大,群众日子越来越好,他很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能再到村里看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赶上了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