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68 发表于 2020-8-22 18:34:10

在工作中感悟自己的人生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地面服务部白金卡客户经理赵亚明
    赵亚明,1982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生活的艰苦,让他深深的体会到生活的不易。父母与人相处的善良,对人一诺千金的态度,以及他们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深深的影响着他,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永远的痕迹。
    2006年,赵亚明来到国航地服国际值机柜台工作。凭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笨鸟先飞、以勤补拙,从刚入职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工作中的游刃有余,历经了一个艰难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思考,寻找问题,在确定或纠正自己的循环中摸索、总结,对服务工作有了自己的认识:服务是最难做好的一项工作,服务又是最容易做好的一项工作。说它难,是因为被服务的人的要求总在随着环境、心情的变化而变化,服务者却是被动的;说它简单,因为它不含有太高的知识或技术要求,只要用心就能做好。
    这是他的一次服务经历:一个雷雨天,航班出现了大面积的延误和取消。一位头等舱旅客来办理手续。当旅客从他口中得知所有当时及后续航班已经停止办理时,马上面露不悦。旅客看看手表,然后告诉他,自己急着过去有很重要的事。他抱着一线希望对旅客说:“王先生,您别着急,我查一下,早些延误的航班,有没有可以改签的,我们尽可能让您成行。”旅客听完后,连连对他表示感谢。他仔细查看每一个航班,可惜最后的结果还是让人失望。他向旅客又做了解释,最后,旅客对他说:“算了,走不了也没办法,至少你为我们着想,做了努力,你的态度很好。”他对旅客的理解表示了感谢,一次服务中可能的冲突消散了。
    从工作实践中,他得出了以下的结论:很多时候,旅客想要的,是一种良好的出行感受和体验。这一方面取决于我们的专业知识,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扎实的业务知识,才能避免出错,避免给旅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上的损失。对旅客提出的疑问,要给与耐心、专业的解释,让旅客对自己产生信任感、信服感。如果自己都搞不清楚,旅客就会失去信心,产生怀疑,我们所说的一切,旅客都会觉得不可信。另一方面取决于工作人员的心态,一是要尊重别人。当我双手将证件还给旅客时,很多原本单手递给我证件的旅客,都会马上改成双手接回证件。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想别人怎么对自己,就不要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要换位思考,学会与旅客共情。当他们身在外地,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都希望能得到帮助。身在异地的旅客,也同样需要我们的帮助。待旅客如家人。都说旅客是上帝,我更愿意把旅客比喻成家人。因为上帝是无所不能的,是遥远的;而家人在旅程中是需要我们帮助的。学会调节心情。情绪是具有传染性的,一个阳光般的微笑,一句温暖贴心的问候,有时可以融化一个人冰冷的心。不要把坏的心情传染给别人,更不要做情绪的污染者。
    带着这些思考投入服务工作,他主动开始了服务的延伸。他每天提前30分钟到岗,从众多记录中查出有预留座位信息的旅客,尽可能的给旅客保留好申请的座位。对于年事已高的老人,他尽量给他们保留前排的座位,以免他们在客舱中行走不便。对于带小朋友的旅客,会根据他们的相关信息,先保留座位,以免因为晚到的家长和孩子没有办法坐在一起。一次,一位男士送自己的母亲和女儿去国外,来的比较晚,急冲冲地来到柜台寻求帮助,他告诉旅客,己经提前为老人和孩子保留好了座位。旅客听后,连连表示感谢:“没想到你们的工作做的如此细致,到位。”听到旅客感谢的话,他的心里充满着喜悦,体会到了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带着这些心态投入服务工作,他也得到了旅客的尊重和认可。当旅客因为他坚持原则没有放行超重行李生气责怪甚至站在一边出言不逊时,他忍住心中的不悦,依然面带着微笑为旅客服务,没想到得到的是其他旅客的安慰:“别生气,那个人太没素质了”。得到旅客的理解和安慰,心里也变得敞亮起来。一次,一名旅客因为自己证件的问题对他大声训斥,耽误了办理值机的速度。旅客离开柜台后,他带着微笑对其他久等旅客的表示歉意,却得到了旅客出其不意的夸奖:“我在后面一直观察你的工作。你让我看到了”中国式的服务“,你送给了每一位旅客温暖的微笑,包括刚才那个发脾气的人。做的很好,继续努力……”渐渐地,他觉得,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世界就无限美好。每天的接触当中,他从旅客身上学到了很多。所以,服务中他时刻提醒自己要感恩旅客,服务要多一份温暖和亲情,要想对待自己亲人一样对待每一位旅客,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
    同样的,他把在服务工作中的体悟延伸出柜台,延伸到其他工作和生活中。他应聘了地服兼职教员,两年多的培训工作中,他熬夜制做课件,变换着不同的授课方式,希望把业务知识和服务心态与别人分享,虽然培训工作占用了他很多业余的时间,但是课堂上愉悦的气氛,和每个学员脸上的笑容,都成为了他美好的回忆。
    他把服务之心投入了社会中,积极参加公益活动。除了平日里的捐款,还将自己的奖金都捐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看望过身患白血病的女孩,也志愿献血,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011年,他还报名参加了“青少年心里”公益热线,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他的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2010年3月份,他被评为地面服务部的 “服务之星”,并相继获得了“中航集团优秀团员”,及首都机场旅促会“服务之星”,“中国服务之星”,2010年度首都机场的“年度服务之星”等荣誉。2012年初,他被评为2011年度国航地面服务部“先进个人”和国航股份公司“劳动模范”。2012年4月,获得了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章。并在2012年9月,顺利的由劳务派遣制员工转为直接聘用制。2013年,他通过了白金卡客户经理的面试选拔,经过培训,成为了一名“白金卡客户经理”。在一个个喜讯面前,他没有欣喜若狂,而是陷入长时间的思考中。为了让自己有更大的突破,也为了不让关心他的亲人和领导失望,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的启示下,他开始了自己又一个新的心灵旅程他曾在报告中这样写到:我没有因为这些荣誉而有觉得自己有何不同。我还是我,一个普通值机员。穿着同样的服装,随着上下班的人群,挤着公交车,每天往返于机场之间的一个身影,国航万名职工的一员,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沙滩上的一粒沙。我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来自我的努力,更来自身边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以及家人的支持。我的父母,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纯朴,真诚,善良,诚恳。他们那饱含人生真理的朴素话语,教会了我做人办事的道理。我记得当我在电话里和父母分享自己获得的荣誉时,母亲的欣喜祝福;我记得在我对母亲说,要把服务之星的奖金捐给需要的人时,勤俭持家的母亲坚定的赞成;我记得识字不多的父母在回复给地服团委的信件中,提到毛主席的话:“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父母纯朴的话,激励我懂得感恩,不断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努力做好自己的服务工作。同样,我感恩工作带给我的考验和历练,我感谢身边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爱护,带着这些鼓励和期望,我将走向更远的未来。
    他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理想,在工作中感悟着自己的人生。他常因为自己不善于人情世故,而感到烦恼。却也因为自己有一颗善良的心,而感到自豪。从工作中,到社会上,在内心的引导下寻找着被人遗忘的光明。
    “转眼间,我来到北京工作已有近七个寒暑,时间如湍急流水,匆匆流过。我学到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一次次的纠结,迷茫。一回回努力的寻找着答案。我告诉自己,要多些理解,宽容;要学会原谅和感恩。有了这么多荣誉的我任然不够完美,但我会不懈努力。我的网名是”黑夜烛光“,我希望自己做一只烛光,虽然微小,但可以在黑夜里为他人带去一丝的光亮和希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工作中感悟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