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68 发表于 2020-8-22 18:39:47

青年作家张春雷的人生感悟

    网络长篇小说《四面墙》一经发表便迅速蹿红,成为监狱文学的旗帜和代表。这部备受推崇的小说作者,就是中国作协会员张春雷。
    张春雷,笔名哥们儿,1969年出生于武清下伍旗镇,自小就喜爱文学,喜欢读书。初中没毕业,他就把当教师的父亲的藏书全部看了一遍。从古典名著到《红旗谱》、《林海雪原》,还有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藏书中必不可少的伟人文集,他都每部必读。通过阅读大量书籍,他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文学素养大大提高。那个时候,他写的作文经常成为范文,他的部分作品还常常被《中国少年报》和《中学生》两家少年读物选用。到了高中时代,他开始尝试着写诗,作品大多以抒情为主,被同学戏称为“啊”派诗人,那时的水平也仅限于散文分行押韵的档次。张春雷的大学时代,正值上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时期,他在写作的境界上也只局限于张扬自我,并逐渐落进风花雪月的自我迷恋泥潭。写青春的迷惘、爱情的喜悦以及人生感悟,成了最初那些短文的核心。
    上世纪80年代末,张春雷的思想有了很大改变,从挖掘“小我”的境界里脱离出来,开始立场明确地关注现实社会,关注民生及人性问题。1990年,他从教两年后辞职,后来将近有五年的时间打工、做编辑、跑业务、拉广告,一直为生计奔波,由此也无暇顾及写作了。因为他发现自己无法抵达心中理想中的境界,他陷入了对文学追梦的绝望期。
    张春雷带着对文学的失望和偏见远离了梦想,却不经意地深入了生活。后来的一段阴错阳差的奇特磨难,使它接触了现代社会最底层的人群,也给他提供了思索的天地。那段生活让他有了充足的时间反思以往和勾画未来。他走进阳光,他知道一切必须重新开始了,他要追回他的理想,并感觉到这些年积淀了太多的东西需要表达。他把他的玫瑰花献给了他最初的梦想——文学。他先以麦冬为笔名,出版了长篇小说《背叛》。半年后,以监狱生活为蓝本的长篇小说《四面墙》在网络上蜚声遐迩,并且受到多家出版社的青睐,最后他选择了一个答应尽量少删他作品的合作者。以此为开端,他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上一发不可收,《黑马甲》、《外遇》、《线人》三部长篇小说又相继出版。2007年他获得天津市作家协会颁发的“天津市文学新人奖”。
    2006年底,张春雷被邀开始涉足电视剧剧本写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写的《远东第一监狱-1》《案发现场-3》两部电视连续剧已拍摄完毕并播出。面对人们的艳羡,他却这样表示:写剧本虽然是一个捞钱的行业,但不是实现文学梦想的行业,在那里他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而已。后来的一件事印证了他的真正想法。有一位美籍导演要用《四面墙》里的情节拍一部电影,他问清细节后,把电影改编权无偿奉送了。因为对方要做的是“独立电影”,做独立电影的人都是有着理想情结的追梦者,他不和追梦者讨价还价。
    张春雷说,他对写作充满敬畏,他只写两种东西,一是自己熟悉的生活,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问题。这说明他写的东西虽然还有些限度,但他所阅历的生活在小说里只不过是刚刚勾画出一个边角,商海的故事,演艺圈的故事,追梦者的故事,农民和小市民的故事,都在他的小说创作计划之内。真心希望这位有为的青年作家发奋写下去,写出更为有分量的作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年作家张春雷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