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要当核心科技“领头雁”
翟春阳来源:杭州日报
8月29日,第十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在浙江省长兴县召开,近30位院士、数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如何联动打出“科技高招”。全体院士发出倡议,强调长三角要勇于在破解“卡脖子”技术国产化上率先开创出一条披荆斩棘之路。
这一倡议,显然是呼应习近平总书记8月20日在合肥主持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总书记要求长三角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强调长三角要加大科技攻关力度,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长三角的角色无可替代。长三角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集中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还有全国1/3的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的发明专利,理当在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方面勇当领头雁,率先实现突破。
然而科技创新,谈何容易,单凭科学家群体的热情远远不够,关键是为创新创造打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必须加大科研单位改革力度,支持龙头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自主创新绝非闭门造车,长三角要继续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科技创新绝非单兵突进,须知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么凡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因素都无不与科技创新有关。这就要求长三角必须厚植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改善营商环境,以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吸引海内外人才和企业安家落户,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努力成为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要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引导金融资本重点支持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关键要支持一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唯有更开放,才能更创新;先有体制、政策突破,然后才有科技创新突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科技创新也一样,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