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下基层:小事”就是“头等大事”(修改)
(1010期跟帖)领导下基层:小事”就是“头等大事”(修改)“原来炒豆芽炖豆腐都是一个口味,现在色、香、味俱佳,丝毫不比外面饭店的差;原来单一的猪肉馅水饺增加了素馅、牛羊肉馅;厨师一菜一炒,卖饭菜的人员没有用手抓头、挖耳朵、抠鼻子等不雅现象。”10月12日中午,在兖矿集团东滩矿食堂,笔者和正在就餐的掘进工区职工张佩奇交流中得知。
张佩奇住单身公寓,一天至少在食堂吃两顿饭。“饭菜花样少且口味一般,我想把这个事情向矿领导反映,可是又担心领导整天在上面忙,基层这样的‘小事’能不能有人管?”张佩奇笑呵呵地说。“记得是前天夜班升井后,我通过矿上公布的热线电话拨过去。后来听班长说,矿党委书记带队当天就和18名职工代表利用午饭时间进行‘饭菜花样、饭菜质量、安全卫生、服务质量’的巡视,现场发现问题22条。现在食堂一下子来了个大改观。”
也住单身公寓的巷修工区职工孙会却很“纳闷”:“谁给自己钉的纽扣呢?”孙会的工作服上缺了两个纽扣,自己粗手大脚的不会缝,每天下井就一直半敞着怀,从工作面回来走在大巷里,由于出了一个班的汗,风一吹,弄的他感冒了好几回。孙会想等休班的时候,把工作服带回家让老婆缝的,没想到在澡堂换衣服时,被到工区了解生产情况的领导发现了这个问题,当即要求有关部门在井口新设一个缝补室,为井下职工义务缝补工作服、胶靴。
“这下好了,我上来井,一下就能找到存放自行车的位置。如果领导不下来转转、看看,我还得黑灯瞎火的乱摸。”听说采访领导下基层的事情,安监处职工吴昊对笔者说。据悉,该矿综合楼后自行车棚原来没有编号,职工升井后慌着回家,尤其是像吴昊这样的高度近视,在上千辆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中找到自己的,确实困难。矿上领导通过实地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房管科机修班加班编制棚号并制作了醒目的标识悬挂在车棚上,方便了职工。
“矿上为咱考虑的真是周到!”和张佩奇、孙会、吴昊有同样体会的还有居住在矿东美、东丽、东佳、东茂、东盛小区的职工们,由于毗邻农村,过去一段时间小区频频出现储藏室被盗事件。矿领导多次到小区走访后,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安排矿机厂统一制作了燕窝锁并组织安装。78岁的秦老太太高兴地说:“以前,我十二点前没睡塌实过,就怕有人撬开储藏室,把俺孙女的电瓶车弄走,耽误孩子上班啊!”
笔者感言:深入基层是一门学问,与职工群众打交道更是一个大课题。有的企业领导在下基层时对职工群众反映的一些“小问题”兴趣不大,嫌其分量太轻。群众利益无小事,往往一些“小问题”恰恰是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重视程度如何,解决成效怎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也会变成影响和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大问题”。当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企业困难职工和社会困难群众明显增多,越是在这样的特殊时期,越是对领导的大局意识、民生意识、群众意识提出考验,越需要领导抽出身子、放下架子,走出办公室,深入班组中,了解职工群众所思、所盼、所想,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取信于群众,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营造安定祥和的环境,推进企业健康、协调、全面发展。(王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