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qjk 发表于 2020-9-10 16:34:01

“墙头草”干部与朽木何异

人民日报客户端赵兵
近日,在采访中,有基层干部谈起干部不担当问题:“某地空气监测站数据居高不下,因领导一句‘会不会是此地人车嘈杂所致’的疑问,干部就把监测站用围栏挡起来,领导说不能弄虚作假,干部就把围栏拆除”……做事左右摇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但唯独不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便是典型的“墙头草”现象。

“墙头草”,作为不担当的一种病症存在已久。病如其名,随风倒,不坚持原则,不实事求是。

有的“墙头草”干部,遇事自己并没有主见,他们因为不愿独立思考,或缺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问题不加分析、不加思考,盲目听从,人云亦云。比如,在脱贫攻坚中,有的干部盲目跟风,今年让农民种某作物,明年搞某养殖,不考虑市场情况和当地实际,折腾一番不赚反赔,群众怎能没有意见。

还有一种“墙头草”干部,看领导脸色行事,缺乏担当、不负责任。此前,某省省委领导同志就在大会上公开讲述了一段真实经历,他说:有一次专门试了一个同志,本来该名同志讲的是完全正确的,我突然跟他说,是不是可以这样考虑?他马上变过来,对,应该是这样。然后我又提醒,是不是应该这样?他又说,对,马上这样。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此人不可用。

陈云同志曾形象地把这些人叫做喜欢“抬轿子、吹喇叭”的人,“这样的干部并不将精力和能力放在工作上,不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而是根据领导的好恶加以取舍。”怎能任由这样的干部混下去?

细究起来,“墙头草”干部病根子还是出在思想上,不愿担当,不会担当。若是把群众利益举过头顶,遇事自会认真研究思考,有所见地;若是敢于担当作为,一心为公,表达意见自会挺直腰板,敢于直言。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加之全球疫情仍在扩散蔓延,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存在,抓好“六稳”“六保”,打赢脱贫攻坚,哪一项任务都需要干部认真尽责,决不可飘忽不定。

在实践中,担当是具体的,是需要做抉择的。乡村振兴要让农民“上楼”,还是“留住乡愁”?保就业,是鼓励群众创业,还是增加就业渠道?城市建设要大拆大建,还是“细细绣花”?面对这些问题,干部都不可模棱两可,两边倒,都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下功夫研究判断。若是随声附和,毫无主见,何谈求真务实,更难能科学决策,那与朽木何异。

固本培元,才能枝繁叶茂,才能做疾风劲草。干部的根本在哪?答案就在群众中。平日里,干部要坚持群众路线,沉下身子、走进群众、多接地气,多同他们身挨身坐、心贴心聊,摸准群众的诉求,晓得群众的心思,遇事心中自会有杆群众利益的秤;要多做调查研究,走进田间地头,了解掌握一手资料,发现真实情况,脚下沾满泥土,心里自然踏实;还要加强党性修养,参与决策讨论,须得坚持实事求是,敢于仗义执言,对于不妥的决定或错误的言行,敢于谏言指正。

如此,扎根群众的深厚土壤,汲取精神力量,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敢于担当,实事求是,善做研究,敢于直言,虽经狂风骤雨,仍可屹立不倒,刚直不阿,这便不是“墙头草”、不是朽木,而是党和人民的栋梁之才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墙头草”干部与朽木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