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0-9-10 21:04:12

野菜马齿苋

    □魏霞

    傍晚,邻居送来两个刚出锅的马齿苋菜馍,墨绿的叶,褐色的梗,紧紧裹在白面团中间,一见,唾液马上分泌得旺盛起来,迫不及待调兑了一小碟蒜汁,掰了块马齿苋菜馍蘸了蒜汁塞入口中。一嚼,那个鲜,那个香,胜过众多山珍海味。

    马齿苋在我的家乡是常见的一种野菜。瓜子形的叶,像马齿,绿绿的、厚厚的带着蜡质,在盛夏的田野上随处可见。

    马齿苋极普通,不花枝招展,不惹人眼目,貌不惊人,却具有良药的功能。民谚曰:吃得马齿苋,一年无病又无害。唐代医学家陈藏在《本草拾遗》中写道:“人久食之,消炎止血,解热排毒;防痢疾,治胃病。”现代药理学分析指出,马齿苋确实具有较强的杀菌解毒的作用,被医学家称为“植物抗生素。”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头上被马蜂蛰出红肿的包,母亲便采来一把马齿苋,将其捣碎,连汁带渣敷在患处,一两天后,肿毒就奇迹般地消了。

    马齿苋作为药食两用的植物,很早就进入了人们的餐桌。唐代人把马齿苋当作难得的佳蔬,杜甫《园官送菜》诗便提到了马齿苋:“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又如马齿苋,气拥葵荏昏。”就连唐朝宫廷有时也吃马齿苋,并以此作为体察民情的一种表示。《唐语林》卷一记载:“德宗初即位,深尚礼法……召朝士食马齿羹,不设盐酪。”可见古人对马齿苋的喜爱。

    吃马齿苋最好在大暑以后,此时,马齿苋的茎,丰满微紫;叶,光亮翠绿。母亲将采来的马齿苋洗净,然后放到沸水里轻轻焯一下,烫软,挤汁切段,拌以食盐、蒜泥、麻油、辣椒等调料,做成一盘凉菜,吃起来润滑爽口。凉拌马齿苋不用放醋,因为它自身就有一种绵软的酸味。新鲜的马齿苋吃不了,母亲便将其用开水一焯,太阳下暴晒干,封装在塑料袋中。冬天取出来,温水泡开切碎,和瘦肉一起拌成馅,包包子或饺子都是可以的。

    马齿苋不娇气,环境宽松就匍匐而长,一片片遮盖地表;环境狭窄,则立地而居,一棵棵亭亭玉立。它能够屈居于西红柿、茄子等蔬果的枝叶下,与之和谐相处,不争不抢;也可在古老的茅草屋脊上,淡然摇曳。营养充分则呈深紫色,营养不良则略显微黄。不嫉妒别人的垂青,不计较别人的无视,只要有阳光,它就枝叶舒展,随和恬淡地生长。

    马齿苋开花最有特色,世上花有千万种,但有多少种花恰在烈日炎炎下开放呢?是梅,是兰,是桂,是菊?我不清楚,但我知道,马齿苋是接受阳光的抚慰才开放的,而且阳光越热烈,它开得越绚丽,一朵朵不仔细看就看不出来的黄黄小花,向着阳光,唱着嘹亮的歌。

    马齿苋在众多的花草中不起眼,也从不娇气,这多么像我家乡的父老乡亲啊,在田里劳作能受得累,到城市打工能吃得苦,与人不争不抢,不卑不亢,向着阳光,乐观地活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野菜马齿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