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芒成 发表于 2020-9-11 11:47:50

走进张谷英村

走进张谷英村
祝芒成
在湖南煤业集团公司举办“通讯员培训班实践拓展采风”活动中。8月21日早上,我们和湘煤大学的老师们坐着大巴从湘煤大学出发。一路上,学员们在车上参与互动游戏后,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歌曲,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后,来到岳阳市“最美乡村”江南民居古建群落张谷英村。一下车,就禁不住惊叹这里居然有这么一个好去处:四面环山、层峦叠嶂、茂林修竹、流水潺潺,环境优美。
张谷英古村,位于湖南岳阳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地处岳阳、平江、汨罗三县市交汇处,距离长沙、岳阳分别约150公里和70公里,为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江南民居古建筑群落。至今已存在了600余年,有1700多座明清建筑,2001年6月25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有"天下第一村"、″民间故宫"之称。
张谷英古村让久居城市的我感叹良久,一种久违的感觉油然而生。
走进张谷英古村,时光仿佛倒流了,岁月斑驳的青石板、深幽静谧的小巷,把我带回到了那些温暖的旧日时光,让我嗅到了童年的味道。
环绕张谷英古村的“玉带河”静静地流着,河上同样静静躺着的是两座呈“八”字形排列的小石桥,在整个张谷英村来说,它象征这龙须。走过桥,我们就来到了张谷英村的“当大门”。 
进村之后才知道,进来的那道大门是唯一的出入口,我们跟着讲解员穿行在古村落里,傍溪而铺的长廊,铺着青石板路,沿途通达各门各户,连接每一条巷口,巷道纵横交错,通达每个厅堂共有60条,最长的巷道有153米,居民们在此起居可以“天晴不曝晒,雨雪不湿鞋”。每一栋老屋的檐内,都有一个说不完的老故事。这些历经岁月的老屋,栋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无论是它的水磨青砖,还是门当户对,或者是它的砖雕、石雕、木雕,其工艺十分精湛,让人叹为观止。在场观看的学员们仔细聆听讲解,还拍照下许多场景。正堂,有一个天井。讲解员说,古时候没有电灯,白天就靠天井来采光。如果遇到雨天,雨水就流到天井里,再通过排水通道排出去。这里的天井十分神奇,400多年来排水通道从来没有堵塞过。正堂的末端是张谷英的铜像,张谷英坐在一张太师椅上,没有头发,蓄着长须,神态安详地看着前方,仿佛正在回味着人间的亲情冷暖,要去再抒写一篇沱江两岸梦幻般的山光水色。匾上赫然写着“世业宗儒”四个大字,下面写着玉海振家声云礽递传万丈文光腾谱牒,清河绵世泽椒倏繁衍千秋德水荐馨香。每到年节,张谷英村的村民会在这里举行祭祖。
百步三桥是张谷英村的特色景点之一,这桥又叫“张谷英桥”。溪水在脚下潺潺流过,儿童在溪边嬉戏玩耍,村民们把自家做的豆渣、油豆腐、豆腐乳、红薯干、萝卜干等特产摆在门前,但令我颇为意外的是,当我们在古村中转悠时,无论门前摆了再多土特产,也无论游客们对这些特产多有兴趣,村民们却无一人主动叫卖,这与其他景点内吆喝叫卖、拉客抢客的热闹与喧嚣相比,真是让人难以想象甚至令人震惊。
穿行在张谷英村里,就像是穿行在历史的隧道中,每一步都是那样的凝重。感到自己脚下踩的不是石板路,而是一幅古朴美丽的画卷。仿佛看到古村里冒起了炊烟,响起了狗吠牛哞声,人们峨冠博带,衣裙飘飘,经商的、卖布的、种田的、打鱼的、做官的,一个个悠闲自得,神采飞扬,历史重现了,鲜活了。
 2个小时的参观结束了,走出张谷英古村时,坐在回家的车上,我的依然沉浸在那些旧日时光里。

湖南省资兴市三都镇总厂区8村12栋56号 祝芒成
身份证 432828197505023034
邮编; 423404
手机号(微信)1860735070

dqqjk 发表于 2020-9-11 15:02:09

写的不错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张谷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