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杨 发表于 2010-10-22 17:48:06

班组天地1010期见报稿件对比

班组天地1010期见报稿件对比
文字稿对比

见报稿:

   带着关注关爱员工之心下基层的领导,就不会是简单来基层走走看看,而是能把员工的安全放在心上,对员工的生产条件、作业环境以及可能受到的伤害能感同身受。他们会认真帮我们找出安全隐患,制定出防范措施,为员工生命筑起安全“防火墙”

领导下基层要“身心同下”



【主持人说题】

■ 重庆能源松藻电力公司 周庆

    领导下基层,我们关键要看“实际效果”,看您来基层是不是真正抓实了安全生产,是不是立足于民为我们解决了难题,是不是到基层来与我们交心换心做我们的领路人。如果和河南平禹煤矿一样,两年时间同一矿井同一作业面一再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试问:37名遇难的矿工兄弟会对一同下井的该矿副总工程师表示满意吗?我们班组员工真心希望领导下基层要身心同下,只有身心同下,才能有实际效果。

    身心同下,是说带着对员工的关注之心下基层,这样的领导才能真正抓实安全。我们一线员工绝不希望领导下基层来“陪死”,而是相信领导来“共生”。我们能够感受到:带着关注关爱员工之心下基层的领导,就不会是简单来基层走走看看,而是能把员工的安全放在心上,对员工的生产条件、作业环境以及可能受到的伤害能感同身受。他们会认真帮我们找出安全隐患,制定出防范措施,为员工生命筑起安全“防火墙”。他们还能给我们带来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真正帮助我们降服事故这条“恶虎”。

    身心同下,是说带着对员工的理解、爱护之心下基层,这样的领导才能真正改善民生。我们班组员工也在用心体味:领导来了,是否带着理解、爱护之心来的?理解、爱护我们的领导,眼睛里透出的是体恤的眼神,言谈话语中透出的是关心的语气,他们用心了解我们一线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感受我们最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当我们提意见和建议时,即使有些牢骚,他们也“大肚能容”,耐心听大家倒“苦水”。即使有难题一时不能解决,他们也能够帮忙出点子,想办法,争取逐步改善。

    身心同下,是说带着支持、帮助之心和欣赏的眼光下基层,这样的领导才能帮员工成长、成才。我们一线工人有可能学历不高,职称不够,但是我们其中也不乏踏实肯干、努力上进、具备一定才能的人。领导到基层,正是我们一线员工最好的表现机会,我们会卯足劲大干、苦干、巧干。我们真心希望领导能够用欣赏的眼光看我们,关注,欣赏我们的才能,指导我们成长。如果领导能够在基层与我们交心,用慧眼发掘我们的闪光点,并给予我们公平竞争的机会,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我们相信,领导下基层如果能够做到身心同下,多干实事,少说空话,那么必然能够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原稿:
领导下基层关键看“实际效果”
重庆能源松藻电力公司 周庆
      10月11日,习近平同志在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到省区市交流任职干部培训班学员座谈时要求中青年干部身心向下。他强调:党的政策怎么好其实老百姓并不怎么关注,老百姓关注的是这个政策是否能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所以中青年干部必须要注重在基层培养实干的精神,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好,把党的各项制度贯彻好。让老百姓看到党员干部的实干精神,并最终看到你的努力到底有什么实际效果。
    习近平同志一语道出了我们一线员工对领导下基层的期望,我们关键是要看 “实际效果”,看您来基层是不是真正抓实了安全生产,是不是立足于民为我们解决了难题,是不是到基层来与我们交心换心做我们的领路人。如果和河南平禹煤矿一样,两年时间同一矿井同一作业面一再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试问:37名遇难的矿工兄弟会对一同下井的该矿副总工程师表示满意吗?。
    我们需要领导下基层来真正抓实安全。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是最大的效益。我们一线员工决不希望领导下基层来“被陪死”,而是相信领导 “来共生”。我们真心希望领导不是简单来基层走走看看,而是能够把员工的安全放在心上,对员工受到的伤害能够感同身受,认真找出安全隐患,制定出防范措施,为员工生命筑起安全“防火墙”。 我们也热切的盼望领导能够给我们带来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真正帮助我们制服事故这条“恶虎”。
    我们也需要领导下基层来着力改善民生。希望领导能够立足于民,到基层了解我们一线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感受我们一线工人最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能够认真的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即使有些牢骚也希望您“大肚能容”,耐心的听大家倒倒“苦水”。对员工工作上生活确实存在的困难能够给予实际的帮助。即使一时不能解决的难题,也希望领导能够帮忙出点子,想办法,争取逐步改善。
    我们还需要领导到基层来指导我们成材。我们一线工人有可能学历不高,职称不够,但是我们其中也不乏踏实肯干,努力上进,具备一定才能的“人才”。领导能够来到基层,对我们一线员工来说,是一个最好的表现机会,我们会卯足劲大干、苦干、巧干。我们真心希望领导能够给予我们关注,欣赏我们的才能,指导我们成长。如果领导能够在基层与我们交心,用慧眼发掘我们的闪光点,并给予我们公平竞争的机会,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决不辜负您的信任。
    我们相信,领导下基层如果能够做到身心同下,多干实事,少说空话,那么必然能够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张耀杨 发表于 2010-10-22 17:48:23

见报稿:

没有领导带班可以拒绝下井

■ 杨 振

   “咱们的人齐了吧,劳动保护用品都佩戴好了吧?请大家检查随身携带的物品,下井后一定要注意安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多干活,争取早点完成任务,早一点升井!”

   “好啦,没什么问题了。咱们下井吧!”

    10月13日早8时,山东枣庄市张山子煤业有限公司张山子二矿运搬工区早班队长李波检查完大家的装备、说完每天必说的话之后,就准备带领大家入井了。

   “等一等!咋不见带咱们班的副区长刘利先呢?”细心的青工郑海豹左瞅瞅、右看看,在确认、证实带班区长刘利先还没到后,就立马阻止了大家入井。

   “对呀。刘区长咋不带班呢?”

   “还有一块带咱们班的科室领导、矿部领导呢?”

    发现身边少了矿部、科室、工区的三级带班人员后,职工们便七嘴八舌地议论。

   “好了,好了。别说了,时间到了,咱们下井吧!”李波下了“命令”。

   “不行!没有领导带班,我们不能下井。”郑海豹连忙提醒班队长李波。

   “可生产任务怎么办啊?下吧!”李波一脸地无奈,跟大家商量。

   “公司前几天刚出台的制度中规定:只要是没有领导带班的,职工可以拒绝下井。我是不会违反公司规定的。”

   “对呀!谁违反了规定下井,谁就会被认定为‘三违’。除了亮相、罚款之外,还要参加‘三违’学习班。得不偿失哟!”郑海豹和工友们迅速地“统一”思想后,纷纷表示拒绝下井。

   “哈哈……”随着一串爽朗的笑声,该矿部矿长李刚“冒”了出来。他边笑边说:“其实,三级带班人员已经在井下车场等你们啦。这是我跟班队长李波商量后专门下的‘套’——目的是想测验一下大家监督领导下井带班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看来,你们是好样的!”李刚竖起了大拇指。

   “事前我是不能‘泄密’的。大家今天的表现我很满意。”李波也高兴地交“底”。

    一阵笑声后大家纷纷表示:不用测试了,今后,我们一定要更好地监督领导下井带班制度的全面落实,全力搞好安全生产!



原稿:
没有领导带班,我可以拒绝下井
杨振
    “咱们的人齐了吧,劳动保护用品都配戴好了吧?”
    “请大家检查下随身携带的物品。”
    “大家在井下一定要搞好安全生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多干活,争取早点完成任务,早一点升井。”
    “好啦!没什么问题了。咱们下井吧!”10月13日早8时,在山东枣庄市张山子煤业有限公司张山子二矿,运搬工区早班的班队长李波正准备带领大家入井。
    “等一等!咋不见带咱们班的副区长刘利先呢?”细心的青工郑海豹左瞅瞅、右看看,在“确认”、“证实”后没有“捕捉”到带班区长刘利先的身影后,就立马阻止了大家入井。
    “对呀。刘区长咋不带班呢?”“还有一块带咱们班的科室领导、矿部领导呢?”……大家这才发现少了矿部、科室、工区的三级带班人员后,便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好了,好了。别说了,时间到了,咱们下井吧!”李波下了“命令”。
    “不行!没有领导带班,我们不能下井。”郑海豹连忙提醒班队长李波。
    “可生产任务怎么办啊?下吧!”李波一脸地“无奈”,跟大家商量着。
    “公司前几天刚刚出台的规定——只要是没有领导带班的,职工可以拒绝下井。我是不会违反公司规定的。”
    “对呀!谁违反了规定下井,谁就会被认定为‘三违’。除了亮相、罚款之外,还要参加‘三违’学习班。得不偿失哟!”郑海豹和工友们迅速地“统一”思想后,纷纷表示拒绝下井。
    “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中,该矿部矿长李刚从隐蔽处“冒”了出来。他大声的说:“其实,三级带班人员已经在井下车场正等着你们啦。这事是我跟班队长李波商量过的,而专门下的‘套’——目的是想测验一下大家在监督领导下井带班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看起来,你们这个班队,好样的!”李刚竖起了大拇指。
    “事前我是不能‘泄密’的。大家今天的表现,我很满意。”李波见此事“败露”后,才高兴地交完“底”后说:“今后,我们一定要更好地监督好领导下井带班制度的全面落实,全力搞好安全生产!”

张耀杨 发表于 2010-10-22 17:48:38

见报稿:

一句打油诗引出的奖惩

■ 袁金生

    10月12日上午,河北冀中能源邯矿集团云驾岭矿综采二区可是炸开了锅,王小六填在“A卡”上的那首“打油诗”让下基层检查工作的赵青路区长撞见了,结果令跟班副区长王伟其和巡检人受到从重处罚并在全区亮相通报,同时,持卡人王小六因敢说实话被全区通报表扬,并获奖励。

    笔者带着好奇之心来到了王小六所在的班组,刚进门,就听到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

“领导下基层动真格的!一首‘打油诗’引来重奖重罚哦。”

    “这样的领导才是真下基层,真办实事儿,不像有的领导只知道‘吓’基层。”

“王小六是咱的榜样,以后咱敢说实话了,领导爱听。”

    10月11日上午,云驾岭矿采二区区长赵青路下基层检查工作,与正在进行6S精细化管理ABC三卡的验收登记的值班领导聂玉民碰了个正着。ABC三卡的内容是:A卡为员工岗位作业当班日卡;B卡为基层单位对班组考核日卡;C卡为全员综合考核卡。ABC三卡要与原有原始记录、班报、台账并轨设定。赵区长发现其中一张6点班一名员工在“A卡”表上的“职工自我提高心得”栏里写着:“管理不到位,干活多受累,任务完不成,怨谁?!”

    赵区长从这句顺口溜中看到了员工对管理的不满,感觉到管理环节可能出了问题。便当即找来6点班班长郑彦军了解情况,并把当班持卡人王小六也叫到了现场。王小六说:“今天检修班因为没有把风煤钻安装到采面断层处,导致采面打眼工作不能按时完成,影响生产班正常生产;其次,54号液压支架推铁坏了,检修班没有及时更换,也影响到采面生产拉架顶溜速度,最后导致当班少割1刀煤没有完成任务……”

    区长听了王小六的解释后,认为这确实是与跟班领导现场管理工作上的疏漏有关,于是,立即和值班领导聂玉民一道依照区队管理制度进行责任分析,最后在惩罚责任人、奖励王小六的同时,鼓励大家今后都要像王小六这样,发现问题要大胆、及时地与有关部门领导沟通,以便用更快捷的方式解决问题。



原稿:
领导下基层:一张小卡片 发挥大作用   
(袁金生)

10月12日上午,冀中能源邯矿集团云驾岭矿综采二区可是炸开了锅,王小六填在“A卡”上的那一首“打油诗”让下基层检查工作的赵青路区长撞见了,结果令跟班副区长王伟其和巡检人受到从重处罚并在全区亮相通报,同时持卡人王小六因敢说实话给予现金奖励和并在全区进行通报表扬。
笔者来到了王小六所在的班组一探究竟。刚一进门,就听到大家七嘴八舌地在议论:
“领导下基层真办实事儿!一首‘打油诗’就引起这么重视。”
“这样的领导,天天来基层我们也欢迎!”
“这样的领导才是真下基层,真办实事儿,不像有的领导只知道‘吓’基层。”
“王小六是咱的榜样,以后咱敢说实话了,领导真给咱员工做主。”
……
原来,10月11日上午,冀中能源邯矿集团云驾岭矿采二区区长赵青路下基层检查工作,与正在进行6S精细化管理ABC三卡的验收登记的值班领导聂玉民碰了个正着。ABC三卡的内容是:A卡为员工岗位作业当班日卡;B卡为基层单位对班组考核日卡;C卡为全员综合考核卡。ABC三卡要与原有原始记录、班报、台账并轨设定。赵区长发现其中一张6点班一名员工在“A卡”表上--“职工自我提高心得”一栏里写着:“管理不到位,干活多受累,任务完不成,怨谁?!”赵区长从这小卡片上的心得内容看到了员工对管理的不满,感觉到管理环节可能出了问题。当即找来6点班班长郑彦军了解情况,并把当班持卡人王小六也叫到了现场,王小六说:“今天检修班因为没有把风煤钻安装到采面断层处,导致采面打眼工作不能按时完成,影响生产班正常生产;其次,54号液压支架推铁坏了,检修班没有及时更换,也影响到采面生产拉架顶溜速度,最后导致当班少割1刀煤没有完成任务……”区长听了持卡人王小六的解释后,认为这确实是跟班领导现场管理工作上的疏漏有关。立即和值班领导聂玉民一道依照区队管理制度进行责任分析,最后对责任人进行了相应的奖惩,对王小文给予肯定的同时,鼓励他今后发现问题时要大胆、及时地与有关部门领导沟通,以便更快捷的方式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张耀杨 发表于 2010-10-22 17:49:26

见报稿:

【观察思考】

深入基层是走动式管理的精髓

■ 孙建文

    10月16日6时许,河南省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平禹煤电公司四矿12190工作面发生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事故共造成37人死亡。而发生事故的工作面曾于2008年8月1日在掘进机巷时发生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3人死亡。我们不禁要问,如果领导重视,真正吸取教训,在基层实施区域防突措施到位,劳动组织合理,这样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还会发生吗?

    频发事故再一次敲响警钟,领导下基层加强安全管理势在必行!笔者认为,领导下基层须运用走动式管理。走动式管理是深入基层的精髓,如今许多企业规模在扩大,从集权到分权的过程中,领导离基层越来越远,许多信息被多级选择性传递,在利与弊的取舍中,形成“报喜不报忧”的惯性传递思维,以致许多信息失真、走样,为领导决策和管理埋下隐患。只有领导多下基层了解情况,才能有效避免这一弊端。

    领导下基层实施走动性管理,有助于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进而解决问题提供根据,避免“遥控指挥”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也有利于强化自己对新技术新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激发自身学习动力。

    实施走动性管理,可有的放矢地对部门和员工进行考核与激励,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与管理。还有利于发现被埋没的人才,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

    走动式管理如一根纽带,拉近了与职工的距离,同时也强化了安全、质量,加强了凝聚力,无疑会助推企业发展并温暖职工的心!



原稿:
走动式管理拉近与职工的距离
山东省交通工业集团总公司    孙建文
    10月16日6时许,河南省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平禹煤电公司四矿12190工作面发生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事故共造成37人死亡。而发生事故的工作面曾于2008年8月1日在掘进机巷时发生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3人死亡。我们不禁要问,如果领导重视,真正吸取教训,实施区域防突措施到位,劳动组织合理,这样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还会发生吗?
    频发事故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管理的薄弱,领导对安全问题的忽视,也说明领导下基层的必要性。在企业管理很多东西还不规范的情况下,领导的参与不但可以拉近与职工的距离,增强企业凝聚力,还可以加大工作力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特别是面对突发情况,能够采取有力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到基层班组,也是提高决策水平的需要。一项决策是否符合实际,现场和职工最有发言权。
    时下在一些企业流行的走动式管理,的确是领悟到了深入基层的精髓。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集权到分权的变革,领导离基层越来越远,许多信息必须经过多级传送,供领导参考决策,而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人对信息的选择性知觉的影响,人们往往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舍弃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从而“报喜不报忧”,这就必然导致信息某种程度的失真,带来决策上的失误和管理上的隐患。多下基层了解情况,有助于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进而解决问题提供根据,避免“遥控指挥”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也有利于强化自己对新技术新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激发自身学习动力。
    领导下基层也是一种考核与激励手段,体现的是对各项工作的重视。通过走动了解基层工作情况,有利于各层级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与管理。还有利于发现被埋没的人才,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企业领导通过下基层,还可以以身示范,通过自己的表率行为影响员工,塑造企业精神与价值,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竞争力。
    领导下基层不应该只是面子上的慰问,形式上的走动,应该作为推进企业管理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密切与职工联系的纽带,深入基层班组,多听多看多与职工交流,深入了解基层现状与职工心声,帮助职工解决工作与生活上的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甚至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应避免下基层一阵风,想起来就紧,想不起来就松,出了事故就紧,不出事故就松,切实做到经常化,常态化。
    走动式管理如一根纽带,拉近了与职工的距离,同时也拉近了与安全、质量与凝聚力的距离,而这样的纽带无疑会助推企业发展并温暖职工的心!

张耀杨 发表于 2010-10-22 17:50:26

见报稿:

领导沉下去问题浮上来

■ 缪华

领导下基层,应该成为评判各级领导干部工作绩效的一项硬指标,让上级领导沉下去,基层问题才能浮上来。各单位领导下基层形式和内容不一,但思路相同,那就是向领导作风要安全要绩效,通过其身体力行来促进管理规范,保证安全稳定。

首先,检查工作部署在班组岗位落实情况,以政令畅通上情下达为基本要求,整治“中梗阻”。领导只有沉下去,严格认真检查,大量的问题才会浮上来,才会曝光,只有各类规定和措施在最基层得到了不折不扣的落实才能出成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领导下基层须克服官本位思想,不走下级安排好的检查路线。只有看到最真实的情况,才能与职工进行最真诚的交流沟通。

    其次,促进基层单位日常管理水平的提高。为迎接上级检查,一些基层单位自然要全体总动员,做好打扫卫生、对标自查、资料整理等迎检活动,这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机会,领导经常下基层,迎接检查就会成为常态化管理形式,这里须注意杜绝形式主义、摆花架子的俗套,让领导真正沉下去,现场解决难落实、难解决的问题。另外,下基层的领导干部最好轻车从简,不前呼后拥,虚张声势,这样才能赢得职工心、树立好形象。

    第三,应牵住问题这个牛鼻子,努力做到:摸清实情对症下药、下药见效。不要蜻蜓点水,而应心入身入。不要见着问题躲着走,要敢于面对职工的质问,善于从主观方面找原因,对职工反映的热点问题要处理不过夜,莫因拖或冷处理而凉了职工心。

当然,下现场要比坐办公室辛苦得多,也正是这种辛苦才能让职工感受到“我们在一起”,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



原稿:
   领导沉下去,问题浮上来
                                                      缪华
      领导下基层,从中央到地方,从铁路到煤矿,一直是雷打不动的事,也是习惯成自然的事,更是评判各级领导干部工作绩效的一项硬指标,让上级领导沉下去,让基层问题浮上来。
      各单位领导下基层形式和内容不一,但思路相同,那就是向领导干部作风要安全要绩效,通过其身体力行来促进管理规范,保证安全稳定。笔者以为,领导下基层应主攻下面三个方面:检查工作部署在班组岗位落实情况,以政令畅通上情下达为基本要求,整治“中梗阻”,只有各类规定和措施在最基层得到了不折不扣的落实才是真落实,才能出成效;促进基层单位日常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迎接上级检查,一些基层单位自然要全体总动员,做好打扫卫生、对标自查、资料整理等迎检活动,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机会,领导经常下基层,迎接检查就成为常态化管理形式;拉近上级领导与基层职工心理距离,要克服官本位思想,不走下级按排好的检查路线,才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才能与职工进行最真诚的交流沟通,唯有此方能杜绝形式主义的俗套,让领导真正沉下去。
      领导沉下去,严格认真检查,大量的问题就会浮上来,就会曝光,必段群策群力解决落实。领导干部下基层应牵着问题这个牛鼻子,努力做到:摸清实情对症下药,唯知实情才能不用错药,才能对症见效,不要蜻蜓点水,而应心入身入,在最基层火热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中发现各类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且处理更从容,解决问题更科学,更令群众信服;解决问题大刀阔斧,坚决克服见着问题躲着走,要敢于面对职工的质问,善于从主观方面找原因,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要树立“不过夜”的精神,千万不要因拖或冷处理而凉了基层职工的心;作风硬朗树好形象,下现场要比坐办公室辛苦得多,也正是这种辛苦才能让职工感受到“我们在一起”,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职工欢迎领导干部轻车从简,而不是前呼后拥,虚张声势,倾下心听民言,真刀实枪检查,让职工从内心信服,用硬朗作风树牢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心为民的良好形象。

张耀杨 发表于 2010-10-22 17:50:41

见报稿:

低调下基层 高调办实事

■ 邱志辉

    只要领导来,小车排成排,陪同官员多,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前呼后拥。笔者认为领导下基层用这种方式很不妥。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要认识到自己首先是一名职工,只不过分工不同。领导只是政府和群众选出来带领职工完成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的带头人,而职工则是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去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作者,所以两者之间是形成了脑与手的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但笔者却发现一些领导下基层过于高调,保留了封建社会的官僚思想,就连下个基层来也要论位子、摆架子、讲排场。让职工一看就知道谁的车好就是大领导,陪同的人多就是级别高的。而且领导下基层后还会造成厂区车辆拥堵,职工转移工作思想影响工作进展。笔者认为领导下基层应该在不影响职工工作的情况下低调、朴实的下基层。这才是领导风范。

    如何高调办实事呢?笔者觉得领导下基层要深入到生产一线上去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了解一线职工在想什么、干什么?有没有家庭负担?工作中有什么难题?了解后如果职工家庭有困难应该及时帮扶慰问,让职工感受到企业和领导的关怀。如果职工工作中遇到难题也应该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和帮助。这样既可以帮职工放下思想包袱,还可以使职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

    在井下-425米中段8333采场深孔凿岩作业过程中,由于该采场环境复杂,岩石结构差,给车间生产带来影响。因此工段长陶敏主动下到班组,安排其他几名副工长组成生产突击队。让职工后退,让突击队上阵。在现场作业中,陶敏带领队员们先从现场安全入手,反复细致地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在确保该采场安全的基础下,再组织人员进行深孔凿岩作业。作业时,陶敏没有因为自己是工段长而摆架子,而是和职工一样在采场背站杆,扛设备。身上的工作服也和职工一样都是污泥和汗水,在井下吃的还是一样的保健饭菜,跟职工没有一点区别。不知道人到作业现场根本分不出哪是职工哪是工长。陶敏还有一句话说得好:“工作中没有领导只有兄弟。”



原稿:
低调下基层高调办实事
作者   邱志辉   
   只要领导来,小车排成排, 陪同官员多,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前者引路 后者领导。笔者认为领导下基层用这种方式很不妥。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要认识到自己首先是一名职工,只不过分工不同。领导只是政府和群众选出来带领职工完成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的带头人,而职工则是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去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作者,所以两者之间是形成了脑与手的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但笔者却发现一些领导下基层过于高调,保留了封建社会的官僚思想,就连下个基层来也要论位子、摆架子、讲排场。让职工一看就知道谁的车好就是大领导,谁的车差就是小领导。陪同的人多就是级别高的,陪同的人少就是级别低的。而且领导下基层后还会造成厂区车辆拥堵,职工转移工作思想影响工作进展。笔者认为领导下基层应该在不影响职工工作的情况下低调、朴实的下基层。这才是领导风范。
    如何高调办实事呢?笔者觉得领导下基层要深入到生产一线上去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了解一线职工在想什么?干什么?有没有家庭负担?工作中有什么难题?了解后如果职工家庭有困难应该及时帮扶慰问,让职工感受到企业和领导的关怀。如果职工工作中遇到难题也应该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和帮助。这样既可以帮职工放下思想包袱,还可以使职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如在井下-425米中段8333采场深孔凿岩作业过程中,由于该采场环境复杂,岩石结构差,给车间生产带来影响。因此工段长陶敏积极转变思想,主动下到班组,并安排其它几名副工长组成生产突击队。让职工后退,让突击队上阵。在现场作业中,陶敏带领队员们先从现场安全入手,反复细致地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在确保该采场安全的基础下,再组织人员进行深孔凿岩作业。作业时,陶敏没有因为自己是工段长而摆架子,反而是和职工一样在采场背站杆,扛设备。身上的工作服也和职工一样都是污泥和汗水,在井下吃的还是一样的保健饭菜,跟职工没有一点区别。不知道人到作业现场根本分不出那个职工那个是工长。陶敏还有一句说得好,“工作中没有领导只有兄弟”。

张耀杨 发表于 2010-10-22 17:50:54

【我与“班组天地”】一张报纸、一个版面和一群人的故事……

见报稿:

我在“班组天地”里的三次转身重庆能源集团打通一矿 刘小强

    三年前,我作为重庆能源集团打通一矿的一名普通工人通讯员,在工人报“班组天地”发表首篇处女作《石思军收获荣誉一串》一文,从此以后,在夏老师及平台各位老师的指点和帮助下,我的写作开始逐渐进步,头条、主题词、通讯、消息、言论、图片等都登上工人日报,我也由一个工人写到管理人员、宣传主管再到副部长。三年后,当自己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时,才发现正是“班组天地”这个摇篮,助我实现了人生的三次转身。

    2007 年的秋天,我的第一篇图片新闻《石思军收获荣誉一串》,见报后,紧接着,《程序式检修法》、《我是明星我自豪》也连续发表在“班组天地”上,这让矿上发现我适合搞宣传,2008年初,选我当上了宣传干事。

    然而写作是艰苦而寂寞的,在这个过程中我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三更伴孤灯,五更闻鸡鸣,常将平生学,化作豆腐块的涵义。宣传干事不仅是自己要写,还要负责为通讯员修改稿件。就在我为难时,2008年,我参加了“班组天地”举办的通讯员互动活动,收到许多写作诀窍的我,回来以后,就改变了坐在办公室思考写作的习惯,深入车间班组采访,当年就在“班组天地”发表了头条、主题词、通讯、消息等多篇稿件,荣获集团优秀通讯员和单位的明星员工,很快就被提拔为宣传主管。

    现在,我已经是矿上党委工作部的副部长了。在平台的写作经历,留给我的快乐和感动,是无法用文字言语的,正如我在今年班组天地威海会议上所讲的,班组天地成就和培养了很多班组员工,是全国班组员工的最知心最贴心版面。衷心祝愿我们班组员工的成长基地——班组天地和企业平台,走入更多班组员工心中,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班组写作人才。



原稿:
我在班组天地里的三次转身
刘小强
   三年前,也是这个时候,我作为重庆能源集团打通一矿的一名普通工人通讯员,在工人报班组天地发表首篇处女作《石思军收获荣誉一串》一文,从此以后,在夏老师及平台各位老师的指点和帮助下,我在工人报的写作开始逐渐起步,头条、主题词、通讯、消息、言论、图片等体裁都在班组天地上发表过,我也由一个工人写到管理人员、宣传主管再到副部长。三年后,当自己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时,才发现正是班组天地这个摇篮,帮助我实现了人生的三次快速转身。
      2007年的秋天,那是我第一次认识班组天地,第一次认识夏老师。那时的我还是一名基层新通讯员,就连在企业的矿工报也没发表过几篇豆腐干,更不要说国家级大报了。当时在矿上宣传部部长刘华的鼓励下,我鼓足勇气,在平台投下了第一篇图片新闻《石思军收获荣誉一串》,一星期后,刘华部长兴奋的拿着报纸找到我,图片的头条就是我的,我那时候别提有多高兴了,那心情,无法拿语言来表达,满足感和幸福感,都写在脸上,国家级报纸了发表平生第一篇作品,意义非凡,难得啊,我衷心感谢夏老师给我的机会。紧接着,《程序式检修法》、《我是明星我自豪》连续发表在班组天地上,也使矿上发现我适合搞宣传,2008年初,宣传干事这个岗位从此让我走进了另一个天地。
    然而写作是艰苦而寂寞的,在这个过程中我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三更伴孤灯,五更闻鸡鸣,常将平生学,化作豆腐块的涵义。宣传干事不仅是自己要写,还要负责为通讯员修改稿件。可是我那时连自己写出来的文章,都不满意,怎么修改别人的稿件呢?很多时候,脑海里都晃过放弃写作的念头。2008年,我参加了班组天地在黄山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听了夏老师和张敏老师的精彩讲课,深受启发,回来以后,我改变了坐在办公室思考写作的习惯,深入车间班组采访,当年就在工人报班组天地里突破了头条、主题词、通讯、消息等多种体裁的发表,自己在写作上也有了质的飞跃,当年就荣获集团优秀通讯员和单位的明星员工,也很快就被提拔为单位的宣传主管。
    三年来,我在平台的培养下,也逐渐成长了,现在已经是矿上党委工作部的副部长了。在平台的写作经历,留给我的快乐和感动,是无法用文字言语的,正如我在今年班组天地威海会议上所讲的,班组天地成就和培养了很多班组员工,是全国班组员工的最知心最贴心版面。衷心祝愿我们班组员工的成长基地——班组天地和企业平台,走入更多班组员工心中,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班组写作人才。

张耀杨 发表于 2010-10-22 17:51:13

班组摄影·金秋抓拍

见报稿:


女工杨小叶“感动”岁月

    在多变的生活中却始终以不变的爱心赡养患有重症的老人、悉心照料家人。10月18日,河南豫光集团熔炼三厂底吹炉一工段软水化验班职工杨小叶因此被评为“感动豫光”人物。从14年前至今,婆婆突发脑溢血、公公被牛踩踏、母亲患癌症、父亲病倒、丈夫脑溢血……面对多舛命运,她咬牙搀扶一家人往前走,始终不嫌不厌不离不弃,并把两个儿子都培养成大学生。屈联西 段高高 摄



原稿:
豫光员工杨小叶金秋时节“感动豫光”
10月18日,豫光集团熔炼三厂底吹炉一工段软水化验班职工杨小叶被评为“感动豫光”人物。她对儿子说:“虽然你爸爸病了,至少我们现在还能看见他。”14年前,婆婆突发脑溢血,她日日夜夜守护在床前;两年后,公公被牛踩踏,母亲被检查出癌症,照料病人的重担又压在她肩头;2004年,她的父亲也倒在了病床上;今年2月,她丈夫突发脑溢血住进医院。十几年来,这个顽强的女人以自己坚忍不拔的精神,在命运的冷酷考验面前,一次次咬牙爬起。两个儿子先后于2004年、2008年考入大学。今年国庆节前,大儿子结了婚。她终于有了个孝敬老人、照料病人的好帮手。            (屈联西   段高高)

张耀杨 发表于 2010-10-22 17:51:35

见报稿:


触屏查询机让职工事事知情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朔里矿采煤二区的班组职工再也不用为查看工资、工分、奖金和考勤等情况去领导办公室了!从10月20日起,该矿在井口、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安设了触屏综合查询系统,该系统仅工资一项就包括建房基金、医疗等40多项班组职工关心的内容,24小时供职工随时查看。职工们说,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矿务公开、民主管理进班组。乔时庆 摄

原稿:
“越查越‘亮堂’”
“24小时随时查看工资、工分、奖金和考勤情况,有了触屏综合查询机,老方便了!”。淮北矿业集团朔里矿为方便班组职工随时查询与薪资相关的工分、考勤、奖金、工资、经费等五项数据信息,在井口、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安设触屏综合查询系统,仅工资一项就包括建房基金、医疗等40多项班组职工关心的内容,又为班组职工增设了一条参与矿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有效渠道。图为10月20日,该矿采煤二区职工岳力体会刚安装的触屏查询机。(乔时庆摄)

张耀杨 发表于 2010-10-22 17:51:57

见报稿:


职工健身成金秋企业风景

10月20日下午,工休时间一到,洛阳机务段洛阳检修车间的班组职工就拥入休息室锻炼健身。进入秋季,这种见缝插针式的健身方式受到该企业6000多名班组职工的青睐。为保证工作、健身两不误、双促进,该段为每个职工配发了一套“家庭健身组合套装”,里面有拉力器、握力器、跳绳等健身器材,并投资数十万元建了20多个“职工文体活动室”,每天免费对职工开放。 张先锋 摄

原稿:
健身成为班组职工新追求
    10月20日下午,洛阳机务段洛阳检修车间不少一线班组职工利用工余时间,在班组休息室内玩起了健身项目。如今,该段6000多名一线班组职工把健身当成工余时间的新追求,在健身中寻找健康,体会快乐。为保证日常工作和班组健身活动两不误、双促进,该段专门为每个职工配发了一套“家庭健身组合套装”,里面有拉力器、握力器、跳绳等可以随时随地方便职工健康锻炼的器材,病投资数十万元为建设了20多个“职工文体活动室”,每天免费对职工开放,方便职工参加锻炼。(张先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班组天地1010期见报稿件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