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旅游也在考验人的文明素养
假期旅游也在考验人的文明素养国庆中秋“双节”首日,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内环卫工人们身背两三袋大垃圾,在陡峭的长城上走得很快。一环卫工人表示:一趟要背六七十斤,大概走半个小时,走得越慢越沉。此外,他们每隔两三天还要到长城外捡垃圾。(10月2日《人民日报》)
假期旅游是愉悦心情,收获快乐的事情。可在每年节假日,我们都能看到与人的文明素养不相匹配的音符。比如:在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内,环卫工一趟要背六七斤垃圾,走半小时,就越走越慢,越走越沉。
事实上,在景区景点游客如织、人的文明素养参差不齐的背景下,随手乱扔垃圾的游客不仅屡禁不止,而且也防不胜防。不要说半小时垃圾就让环卫工背得吃不消,如果客流量、人的文明素养普遍不高,几分钟或是几秒钟就能让景区景点垃圾堆积如山,让环卫工不堪重负。
所以,笔者认为,假期旅游也在考验人的文明素养。其实,人的文明素养并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养成教育的结果。俗话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在培育家国情怀时,就应该从家教、家训、家规做起。不难想象,在很多人潜意识里,“公德弱、私德盛”还是比较根深蒂固。比如:我们在家里都能讲究环境卫生、爱护家庭财物;一旦进入公共场所,有人就无视社会文明公约和法律法规。车窗抛物、景区景点随手扔垃圾等不文明、不守规则的行为就会屡见不鲜,屡禁不止。
就景区景点乱扔垃圾来说,我想还有一个从众心理在作祟,那就是别人扔我也扔,别人走捷径,我也要跟着走捷径,否则,自己就吃亏了。其实不然,往往就是在大众迷失方向时,我自岿然不动保持清醒头脑,这才是最最难能可贵。要知道,人的文明素养既不是看你自己小家庭装扮得有多么富丽堂皇,也不是看你个人着装仪表堂堂,更不是言语之中的夸夸其谈,关键要看你能否始终把“讲文明、守规则”这个定力言行一致落地生根?近日,就有媒体倡导游客“垃圾随人行”活动,其目的就是要保持景区景点卫生清洁,为环卫工减轻工作压力。
由此可见,假期旅游,我们每个游客都要自觉自愿接受文明素养考验,对景区景点的公共环境存有珍爱之心;对景区景点的环卫工辛勤劳动多一些换位思考,体谅他们工作之苦,这样才能勾勒出幸福美好的生活图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