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发表于 2010-10-26 16:53:31

【1011期跟帖】职工这样解读“领导下基层”

头脑里要多点问号   过程中要多点惊叹号
作风上要少点逗号   办事情要划好句号

职工这样解读“领导下基层”

领导下基层调研的本意是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了解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和最真实依据,然而在媒体中,我们总是听到一些褒贬不一的说法,那么职工群众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10月25日上午,笔者在兖矿集团东滩矿,利用三个小时的时间和约好的职工聚在一起谈论。大家推举供电工区职工董天文做发言代表,为了我的采访,他事先做了不少工作,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36岁的董天文近日被中国煤炭学会评为“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全国获此殊荣的仅有20名,在讨论中他更是妙语连珠,用“标点符号”形象地解读“领导下基层”,道出了基层职工群众的心声,真诚地提出了职工群众的建议。
头脑里要多点问号。“为什么要下基层,领导一开始从心里就得多打几个问号” 董天文解释说。“听说上面领导来了,基层就得放下手里的工作准备汇报材料、打扫环境卫生、购置水果饮料,到饭时还得联系酒店。可是领导呢,车间班组转一转,跟几个职工聊一聊,会议室里坐一坐,基层作汇报,领导作指示。作汇报的尽拣领导爱听的过年呱,作指示的人说的都是众所知晓的路边话。什么问题也没解决,什么意见也没提出来。吃完了喝完了手也握完了,带着纪念品走人了。可基层还得报纸上写稿,广播电视上播放,有关会议上传达,要不领导不高兴,弄得基层一头雾水:领导究竟来干啥?”
过程中要多点惊叹号。“调研,是下基层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实现正确的领导,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干部素质。”董天文认为。“咱有些领导不知道如何倾听群众呼声,如何掌握第一手材料,下基层“一窝蜂”,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走马观花,到机关、不下车间班组,只找对口领导、不找普通群众,只做表面文章。领导要改变发指示、下命令,听到成绩喜笑颜开、看到问题暴跳如雷的做派,要和群众平等沟通,听到基层真正的呼声,这样,才能做到让职工群众佩服啊!”
作风上要少点逗号。“咱有的领导让秘书通知说,上午8:30到你单位去。我们耐着心等呗,可9:30了还没动静,打电话问一下吧,秘书烦;‘领导就没点别的事啊,等着吧!’
所以,咱们就希望领导下来之前,多方了解所到之处的情况,补充相关知识,对要达到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行程安排,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做到不但人到更要心到,不但身入更要神入,而不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摆谱,搞形式主义。”
办事情要划好句号。“领导到基层,要用滚烫的心、火热的情体察民情,扎扎实实解决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办一件是一件,件件都实在;说一件做一件,件件抓落实。为基层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必然会遇到一些阻力和矛盾,这很正常;遇到问题绕道走,碰到困难拖了算,就不对了。一拖再拖,往往小事就会变成大事,不作为、不负责任的作风会失信于民,伤害了职工群众的感情,也损害了上级组织在职工心目中的形象。只要认真、直面难点,敢于担当,不退却、不畏惧,以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再难的事终究能得到解决。”
笔者感言: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听了大家的讨论,笔者禁不住想打一个大大的“√”,完全支持!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形式主义害死人,群众也最反感。如果把下基层搞成花拳绣腿“一阵风”,银样镴枪头,不解决实际问题,说是要联系群众,结果反而更加脱离群众;说是要增强群众的信心,结果反而更加挫伤群众的积极性,那就从根本上背离了党的宗旨。我们希望领导要做好这门必修课,真正把身放在基层,把心操在基层,把劲使在基层。(王建)

邢承木 发表于 2010-10-26 18:41:36

登高的温石 发表于 2010-10-26 18:45:32

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0-10-26 23:11:10

小猫跳舞,支持建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011期跟帖】职工这样解读“领导下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