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zhongcaoyi 发表于 2010-10-26 21:03:00

(跟帖1011期主持词)领导下基层要真抓实干

         领导下基层要真抓实干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万年矿 曹 毅


   为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国家安监总局颁布了《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对这一强制性规定的出台,广大基层职工无不拍手欢迎,但同时心中不免又有些苦涩。而一些企业领导则感到汗颜。因为,不论煤矿企业,还是其他行业企业,关心基层、常下基层、抓好基层是领导应尽的职责之一。没做到或没做好,就是失职。领导脱离基层,职工孤军奋战,于企业安全生产不利,于和谐企业建设不利。抓好安全生产,建设和谐企业,领导必须常下基层,真抓实干。

   要放下架子下基层。一要沉得下。切实把深入基层作为密切联系职工,倾听职工呼声的重要途径。放下架子,走进班组,和职工打成一片,了解基层情况,倾听职工的心声。二要融得进。“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要融进班组,走进职工,让职工接受你,和你说真心话。不能浅尝即止,沉而不融,走过场,做样子,只看到表面现象,只听到空话、套话。领导身体力行,与工人同呼吸同命运,真心和职工交朋友,与职工“零距离”接触,以情融情,以理达理,才能赢得职工的真心,听到职工的真话,取到“真经”。

         要为了做事下基层。领导下基层不是做假样子、摆花架子,而是为了切切实实了解一些情况,解决一些问题,办成一些实事。身居领导岗位,和基层接触的机会少了,对基层情况的掌握必然会有所偏差。要带着问题下基层,切实摸清一线的安全形势、任务分配、生产进度、人员构成等方面的状况和问题,摸清职工的所思、所想、所需。只有摸透情况,才能为解决困难、处理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摸清问题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及时解决,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效。

   要带着感情下基层。在企业为官一任,要“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要心里想着职工,感情上恋着职工,真情关怀职工,真诚解决困难。如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万年矿矿长国兆乾,一次带班下井,只因一名普通矿工的安全帽没有帽带,就现场下达了三道充满着细微之处见关爱的真情指令,第一道指令下达给当班班长,马上想办法就地解决这位工友的“帽带问题”。第二道指令下达给生产调度室,立即通知各基层单位开展“安全帽”隐患排查工作,确保“一个也不能漏掉”。第三道指令下达给矿供应科材料组,排查出有问题的“安全帽”,及时进行更换,并做好“安全帽”及配件的储备。安全生产关乎职工生命,再小的事也是大事。领导只有真正下到基层,靠近职工,才能真正发现基层的问题,体会到职工的所求所需和喜怒哀乐,才会予以发自内心的关怀。只有靠近困难和矛盾,才能把握困难和矛盾的实质和核心,拿出解决困难和矛盾的具体举措。下基层时,不能来去匆匆,遇到困难和矛盾不能回避,要直面困难、主动出击,到困难和问题最多的地方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只有身到、眼到、心到、手到,才能准确观察、发现困难和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拿出排除安全隐患、解决基层困难的“良方”。

    要摆正位置下基层。 领导带班下井不仅仅是为了安全,还是为了转变领导作风,凝聚职工人心。领导下基层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和困难,所以要摆正与职工的关系,甘当普通一兵,甘当小学生,多向职工学习,使下基层的过程变成学习锻炼的过程,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高水平。下基层不能“吓”基层,多为基层考虑,实实在在地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靠前指挥但不越权指挥,不能摆出一种什么都懂的姿态,随便发号施令,胡乱瞎指挥,使基层管理工作处于被动,职工疲于应付。不搞形式主义,少做锦上添花的事,多做雪中送炭的事。通过下基层倾心听实话、潜心摸实情、真心办实事,拉近决策层、管理层与基层之间的距离,使基层工作更上一层楼。

jizhongcaoyi 发表于 2010-10-27 15:36:20

谢谢建文老师加亮

邢承木 发表于 2010-10-27 15:48:32

wangshouhua 发表于 2010-10-27 18:35:4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跟帖1011期主持词)领导下基层要真抓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