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鹏对话郎平:打造一颗冠军之心
来源:新华网对于两位在各自行业的领军人物来说,2020年都是极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备受国人关注的女排本应在东京奥运会上向历史上第11个世界冠军发起冲击,红杉中国迎来其15周年生日。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们不得不面对很多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思考了更多。
近日,沈南鹏和郎平进行了一场团队领导者之间的跨界对话。在这场2个小时的对谈中,郎平谈到了坚毅拼搏、谈到冠军队伍的管理心得,沈南鹏则分享了他对红杉组织进化的洞察、对合伙人文化的思考以及如何度过至暗时刻。
虽然身处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但作为各自团队的领导者,他们都打造了一支冠军之师,并赋予了组织相同的气质——追求卓越的冠军文化。在这点上,他们不谋而合。
“郎平对话沈南鹏”
郎平:
●女排精神的精髓只有一个,那就是团队。
●对一支球队来说,放下心理包袱,有勇有谋,战斗到底,幸运才会对我们微笑。
●我们拿到世界冠军以后,就会跟队员说“要一切从零开始”。
沈南鹏:
●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就根本没有机会去说服坐在桌子另外一面的投资人。
●只有做到最好,才有机会跟最好的创业者同行,才能在路上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商业风景。
●合伙人文化是一家机构基业长青最重要的因素。
Q1各自心中关于“女排精神”的定义。
沈南鹏:在我读初中的时候,老师经常用女排激励我们。我印象深刻的是,1981年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击败东道主日本队夺冠。那场比赛很焦灼,最终中国女排顽强拼搏到最后一刻,以3比2赢得冠军。那一幕牢牢地刻在所有中国人的脑海当中,鼓舞了不仅仅是当年像我这样的学生,对各行各业都是一种激励,因为她带来了一个振奋国人的励志故事。
几年前,红杉的一位合伙人Michael Moritz和曼联队的传奇主帅Alex Ferguson 合作出版了一本书《领导力》(Leading),探索了曼联队成功的秘诀,以及为什么这样一支冠军之师能保持长盛不衰。从红杉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活跃在科技创新创业的前沿,帮助一代代创业者成就了伟大事业。
投资行业和体育竞技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我理解的“女排精神”有几个关键词:顽强拼搏、团结协同、永不言弃。这些品质是能让投资人们感同身受的,尤其是“团结协同”。红杉跟许多企业不同的是,我们没有几万员工,只有200号人,但是我们是一个小而精的团队,就像中国女排一样。如何管理好一支这样的精英队伍,不仅是女排和红杉,也是广大创业者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郎平:我很同意沈总谈到的“团结协同”。事实上,女排精神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但它的精髓只有一个,那就是团队。从1981年第一次拿到世界冠军到2019年赢得世界杯,成就“十冠王”,无论是哪一任教练,哪些队员,“团队”永远是女排精神的精髓。
所有的运动员,不管多优秀、多年轻,只要踏进女排国家队的大门,就要尽其所能为团队做贡献。在这个团队中,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
培养团队精神,要从最小的事情开始,小到一起集合吃早饭不能迟到,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训练太苦、比赛发挥不好、遇到瓶颈的时候,因为是在集体当中,队员必须要学会自我管理情绪,在碰到困难的时候和队友教练交流、主动寻求帮助。
每一个环节、每一天都这样坚持是非常难的,但一旦形成习惯,整支队伍就会变得非常有力量,大家互相帮助、彼此激励,也会给每一个个体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这也是女排精神传承至今的内核所在。
Q2体育比赛和投资往往都会面临很多关键时刻,你们是如何在这些时刻做出决断的?
郎平:女排的历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经典战例都是逆风翻盘。比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作为前一年世界杯的冠军,我们在小组赛中一直没打出状态,只取得了小组第四,而且从“死亡之组”出线后面对的就是志在三夺奥运冠军的东道主巴西队。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我们会止步四分之一决赛,因为巴西队太强了,奥运会前我们在和她们打热身赛的时候,我们全主力上场一局没赢。
赛前给队员开准备会时,我鼓励她们努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东道主没有那么可怕,我们在历史上拿冠军都是战胜东道主,比如1981年世界杯打日本、1982年世锦赛打秘鲁,1984年奥运会打美国。
我告诉队员们:没打比赛之前,不管外界怎么判断胜负概率,是三七开还是二八开,在我这里就是五五开。外面给我们判“死刑”了,但我们还剩一口气。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我们做好回家的准备,但我们争取不回家。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在赛场上多咬一分,看能把对手咬成什么样。
经过这些调整,等到和巴西队比赛的时候,我能看到队员的眼睛里是有光的。后来打到第五局的时候,我们这种咬住对手、一分一分搏命的打法把压力全部转移到巴西队身上,她们的心理开始发生变化,一些运动员的眼神都不太对了。到后面已经不是纯粹的技术战,而是心理战了。
对于一支球队来说,放下心理包袱,有勇有谋,战斗到底,拼到最后,运气的天平也会向我们倾斜。幸运女神一定是看谁更顽强、更忘我,你把水平发挥出来了,她才会向你微笑。
沈南鹏:听了郞导的故事,我发现体育比赛比创业投资精彩多了,在短短几十分钟内有这么多心理战。对于创业者、投资人来讲,关键时刻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在两个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个是在携程创业的时候。2000年初,互联网行业阳光明媚,大家充满了憧憬。但到了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互联网泡沫破裂,市场上很少有投资人愿意再投资互联网公司,再相信互联网公司未来还有盈利的希望。我当时主导携程的融资,如果那时失败了,可能今天大家也就没有携程可用了。
在那一段至暗时刻里,首先得相信自己,相信这个商业模式是正确的,公司是能成长起来的。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就根本没有机会去说服坐在桌子另外一面的投资人。其次,你要尽每一分努力。可能某位投资人只有3%的意愿投资你,或者连见都不愿意见你。但是,你一定要安排所有可能的会议,然后在每一个会议上,用100%的努力去说服对方。
第二个时刻发生在红杉。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那是特别具有挑战性的一年。那一年我们在北京郊区开CEO峰会,天气异常寒冷,而且整个会议的气氛也比较消极:消费行业不怎么样,互联网行业有挑战,医疗行业也不行……大家的悲观情绪还相互影响着。郎导说女排进入“死亡之组”被大家判“死刑”,我们当时会议的氛围几乎和那时的女排一样。那个时候,我们做对了很重要的两点。
首先,要相信自己。虽然大环境剧烈变化,但我们2008年下半年投的项目跟2007年同期差不多,并没有因环境影响减缓投资节奏。我们依然相信自己投资的方向是对的,依然看好中国的新经济,坚信会有一批企业从冬天走出来。
其次,不要抱怨也不要放弃,专注做最重要的事。那时候的红杉只想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帮助成员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我们鼓励CEO们聚焦到自己的业务上,继续做该做的事,在这个时候,坚持尤为重要。作为投资机构,我们得帮他们出谋划策,无论结果如何,努力是一分都不能少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