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0-10-7 21:49:17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行为的影响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四大慢行疾病之一,患病率高,知晓率、控制率、治疗率低是当前糖尿病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目的是帮助患者尽早科学开展综合治疗,规范管理以及并发症的检测,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研究选取2017年1—6月我院收治的32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调查,并对糖尿病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6月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2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自愿加入我院的糖尿病管理;生活均能自理;无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年龄35~70岁。排除条件:血糖≥16.7mmol/L;合并严重的糖尿病肾病;伴严重的高血压或缺血性心脏病;伴有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脑动脉硬化,严重骨质疏松或机体平衡功能障碍者。

1.2 干预方法

根据教育对象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以《糖尿病自我管理》为教材,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采取每月课堂式教育形式,并建立医生、护士、营养师和患者及其家属微信群予以个别辅导和相互监督。营养师的职责是根据不同的季节提供一日食谱,糖尿病护士的职责是健康教育。干预持续1年。

1.3 观察指标

1.3.1 糖尿病基础知识知晓率

干预前后,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评估患者的糖尿病基础知识知晓率,问卷内容包括基础部分:①饮食部分(4321金字塔方案,即每天400克主食,300克蔬菜,200克奶类,100克肉类);②每日运动(中等强度运动半小时,即运动时的脉率等于170减去年龄数);③戒烟、戒酒或少量饮酒。治疗部分:ABC达标和控制体质量。满分100分,≥85分为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合格,<85分为不合格。

1.3.2 相关指标水平

干预前后检测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体质量指数(BMI)水平。

1.3.3 相关行为

干预前后,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总分100分,≥85分为依从,<85分为不依从。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干预前后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率,两组间率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糖尿病基础知识知晓率比较

干预后, 患者饮食部分和运动部分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干预后, 患者SBP、DBP、FPG、2hPG、HbA1c、LDL、BMI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干预前后相关行为及指标达标率比较

干预后,328例患者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糖尿病需终身治疗,其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主动性和病情程度,对于慢性疾病患者来说,健康教育是一个提高自我照顾能力和认识并发症的终身学习过程和机会,也就是说,2型糖尿病是可以通过矫正生活习惯而预防、改善的疾病。通过健康教育,将防治糖尿病的科学知识传授给患者,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如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和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目的是保障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我们由医生、护士、营养师、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共同成立“糖尿病之家”和微信群,告诉糖尿病患者,每天要做好这6件事,前3件事是基础治疗部分。第一件事,饮食治疗,4321金字塔方案,同时严格控制食油、盐和糖的摄入,饮食要体现多样化和均衡性特点;第二件事,每日运动,运动在餐后半小时进行,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步行,上下楼梯等,运动前最好检测血糖,同时备有糖果,以防低血糖的发生;第三,戒烟、戒酒或限酒。后3件事是ABC达标,即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

本研究结果显示,共发放问卷328份,回收328份,问卷有效率100.00%。干预后,328例患者饮食部分和运动部分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 SBP、DBP、FPG、2hPG、HbA1c、LDL、BMI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糖尿病教育是一项不断延续的终身工作,糖尿病患者首先在诊断阶段应该熟悉医学营养学的知识,如何运动,血糖检测等;在延续阶段应学会自我管理,从而预防并发症。医护团队和家属的介入对患者自我管理的依从性起重要作用,在微信群里,我们每天花几分种的时间跟患者交流,告诉他们每天做好3件事的重要性,以及ABC达标和控制体重,或者回答他们额外的问题,都会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医患关系产生有益的作用。

综上所述,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能够根据教育对象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降低患者SBP、DBP、FPG、2hPG、HbA1c、LDL、BMI水平,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