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汇川:易地搬迁助脱贫 精准施策促发展
来源:工人日报金秋九月,位于娄山关脚下的汇川区板桥镇,雨后如同一幅水墨画卷。走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汇塘河社区,整齐的楼房、干净的街道、葱郁的绿化、医务室、扶贫车间、鞋厂、学校等样样齐全。
今年来,为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贵州遵义市汇川区总工会加强党建引领,紧扣“五个体系”建设重点任务,以“搭五桥建五家”为依托,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困难帮扶、健康助力、爱心救助等行动为抓手,精准施策、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切实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推进党心连接民心、农民转变为市民、无业转为就业、贫穷走向富裕,助力安置点职工群众快融入,实现由农民向市民转变。
2017年,汇川区沙湾镇、泗度镇、板桥镇等304户1287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安全有序搬入新家,汇川区总工会联合汇塘河社区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让搬迁群众实现有所居、有事做、有学上。
在汇塘河社区扶贫车间,职工们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手里还未成型的“数据线”,从穿线、点焊到质量检测,分工明确、流水作业,一切忙而有序。
“这里工作时间自由,同时方便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收入也还可以。”从板桥镇长田村搬迁过来的候静一边干着手里的活儿一边介绍道,以前自己在外省纸厂上班,完全照顾不到家庭,搬到这里以后,通过社区服务中心牵线搭桥,到扶贫车间边学边干,如今已经上班半年,感觉很满足。
今年3月,汇塘河社区数据线加工扶贫车间正式启动,吸纳了该社区贫困劳动力进入车间务工,一条条“数据线”串起居民的幸福生活。据了解,目前汇塘河社区扶贫车间共有工人41人,其中37人都是汇塘河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
“现在车间效益不错,下一步打算扩大发展规模,让更多搬迁群众参与其中增加收入,让生活过得更好。”对于扶贫车间未来发展,扶贫车间负责人田茂建充满信心。
如何让搬迁群众在安置点实现“乐业”,完善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是关键。汇川区总工会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加快组织化劳务输出和安置点产业培育,提高技能培训针对性,努力帮助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可持续就业。
今年1月,汇川区总工会联合区就业局分别在汇塘河社区、高坪学堂堡社区开展“新市民·追梦桥”暨“建工会·促就业”现场招聘会,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准备近1000个工作岗位;在全区5个安置点摸排统计汇总返乡搬迁创业群众,对符合条件的返乡搬迁创业群众通过“惠工贷”进行贴息补助;近期将在学堂堡社区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全员劳动力培训活动,拟培训职工150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