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九刚:《走西口》111
盛魁的掌柜子们就把账簿一甩,交给你个空壳买卖,看财东们怎么收场!”黄羊说:“今天也算长见识了。”日子过得真快,说话就进腊月了。这天傍晚关了门板之后,太春和黄羊简单地吃了一口就钻进了热乎乎的被
窝里。黄羊惬意地说:“哎呀,从早上睁眼忙到天黑,就数这会儿最舒坦了。”外面偶尔传来几声零星的炮仗声,黄羊说:“哥,你听,闻着年味儿了。”太春说:“是啊,时间过得可真快呀,眨眼的工夫一年就过去了。”
“等结了账,咱好好歇几天,也舒舒坦坦过个年。”
“我想回家去……把我媳妇接出来。”
“想家了?”
“我答应过她,一旦站住脚,只要是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就接她出来。一
个女人在家春种秋收的不容易。” “那就收拾收拾,赶紧回家把嫂子接过来。” “可是你看看,除了这几间铺面自己连个窝都没有,她要来了往哪儿住?” “看你说的,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人来了再想办法呗!” “唉,再说吧。好歹我也得给她弄个住处不是?”
……
一夜无话。
这一日,将军府的小客厅里,娜晔母亲那夫人正坐在铺了锦垫儿的藤椅上喝茶。那夫人是个尊贵的女人,十几年前跟着丈夫从北京来归化城赴任,虽说这边的生活不能与北京那边相比,但夫唱妇随那夫人并无半点怨言,把个将军衙署的后院管理得井井有条。唯一让她心不静的是女儿娜晔。当初娜晔到了出门子的年龄,可归化城内外除了公主府就再找不出能和女儿匹配的人家了。于是丈夫做主将女儿嫁了过去。原以为那孩子也就是身子骨弱点,谁成想是个痨病秧子,生米已然做成了熟饭,想反悔也来不及了。再说丈夫身为将军那可是一言九鼎,哪儿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呢?唉,独独苦了女儿,早知这样,还不如从民间找个好后生嫁过去……
那夫人正不着边际地想着,听见一阵脚步声向小客厅走来,她抬头时,女儿娜晔已经走了进来。
那夫人心疼地问道:“闺女,这大半天你都上哪儿去了?中午也不回家来吃饭。”
娜晔在母亲旁边的藤椅上坐下来,“我到大观园吃烧卖去了。”
那夫人叹了口气说:“公主府的丫头又来了,说接你回去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