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宝桥集团工会助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侧记
来源:工人日报全国劳模、中铁宝桥钢结构车间电焊工特级技师王汝运认为,“工会举办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活动让基层一线人才选拔渠道畅通了,是一个发现、培养技能工人的好通道、好平台。”
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国总工会、陕西省总工会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和办法,为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搭建了成长、成才的平台。
为技能工人成长“牵线搭桥”
“能和业内的技术精英同台竞技,极为荣幸。既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又能交流心得,取长补短,受益匪浅!”在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现场,王英锋面露兴奋、心情雀跃,这是一场检验他技能水平的“高考”,更是一次冲击技术领域高峰的“探险”,对选手们的成长成才意义非凡。
在中铁宝桥集团,助力职工成长成才,除了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工会“牵线搭桥”、“竭诚服务”。
2012年,中铁宝桥集团工会制定下发了《关于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实施办法的通知》,《通知》指出,在服务企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的“双服务”进程中,大力助推企业实施职业技能大赛、各级职业技能竞赛、师技传承、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人才鉴定、班组长队伍建设等“六大工程”,为打造一支高技能、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打通最后“一公里”。
特别是一年一度“陕西省‘中铁宝桥杯’职业技能大赛”的持续开展,为广大职工搭建了学技练兵、提质提素的广阔平台。几年来,通过这个竞技舞台,“全国劳动模范”王汝运、“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鸿涛、中国中铁技能大赛“电工状元”王英锋等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走出车间、走出集团、走出省市、走向全国,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精彩飞跃。
“作为集团工会开展的职工技能大赛受益者,我深切地感受到,技能工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工会组织牵线搭桥、竭诚服务。”王英锋说。当他从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时,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标兵、陕西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等荣誉接踵而来……
目前,陕西省“中铁宝桥杯”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中铁宝桥集团职工队伍建设的一大“品牌工程”,不断展现出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成为集团人才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助推剂”。
打造技能人才“孵化工作室”
在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王汝运创新工作室,十几名学徒与王汝运聚在一起探讨焊缝缺陷及预防问题。“技能交流与实践创新”的话题议了一遍又一遍。
分享“技能经”时,王汝运堪称“严师”。“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做到好为止。”由于经验不足,徒弟尝试焊接坡口许多次都没有成功,想放弃了。王汝运坚持这个产品必须由他完成,并在一旁指导、传教、鼓励,直至工件焊接试验成功。
近年来,中铁宝桥集团工会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工作室已成为集团工会培养新一代高技能人才的“孵化器”。
2011年,中铁宝桥集团工会投资近10万元,从专家型职工、金牌职工、首席职工等高技能人才、劳动模范中选树领军人物,创建了以“全国劳模王汝运”“中央企业劳模石伟”“中铁宝桥金牌职工孙旭叶”等同志为带头人的“创新工作室”,并统一为每个工作室配置了电脑、投影、桌椅、书柜和学习书籍等,下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经费,为开展工作提供服务保障。使工作室成为安全生产、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管理创新的“孵化基地”。众多劳模和工匠人才借此传播劳动技能、创新方法和管理经验,在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王汝运创新工作室”作为中铁宝桥集团工会全力打造的“领头雁”,先后申报攻克了焊接试板冲击功值偏低、伊萨埋弧自动焊机嘴头改造等13个课题,为集团公司节约资金上百万元;他设计改装的焊接反变形胎型和胎架,取得质量优、工效翻番的良好效果;创造了“双枪连续包头焊接法”,并成功申报专利;解决生产中难题和提出合理化建议共计64项;获各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5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19项。创新工作室积极开展“拜师学艺”活动,近几年来,已累计签订“拜师学艺”合同465份,经考核认定有392对师徒完成了师带徒合同目标。
谈起创新工作室,王汝运兴致勃勃。他领衔的工作室已获得技术转化革新成果4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十余项,“只要肯踏踏实实扎进土里,都能吸收养分。”
“组合拳”凝聚发展新动能
“当了劳模,集团工会还不辞辛劳来生产现场为我制作宣传片,荣幸之至......”在劳模座谈会上,集体观看了《王汝运创新工作室》宣传片后,王汝运无不感慨地说道。作为中铁宝桥集团钢结构车间一名普通的电焊工,王汝运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平凡的,从没想过会与“劳模”结缘。
培养选树劳模,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中铁宝桥集团工会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每年集团工会牵头组织系列职工技能竞赛,深入到车间、班组,了解骨干职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在竞赛中比技能、赛作风,激励职工争先创优,通过走访一线,深入了解骨干职工典型事迹,掌握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在推荐市级以上劳模先进过程中,工会组织专人撰写劳模先进申报材料,用朴实无华的生动语言,把鲜为人知、催人奋进的劳模事迹跃然纸上,并配上主人公热爱工作、勤于学习、快乐生活的动态画面。
“我们年青人要以全国劳模、技能大师王汝运为榜样,时时刻刻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亮出自己的真诚和自信,像王师傅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几名刚刚荣获集团公司劳模的青年职工在劳模座谈会发言中表示,要把劳模精神和榜样力量落实在工作实践中,以模范为榜样,积极行动起来,刻苦钻研技术技能,爱岗敬业,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把自己练就成为一名优秀的“宝桥工匠”。
近年来,中铁宝桥集团工会选树了焊接大师王汝运、全国十大桥梁人物李军平、铁路道岔研发者张莉等多名全国劳模。同时宣传他们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事迹,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发广大职工学习技能、创新创效、建功立业的工作热情,达到企业和职工的双赢目标,使集团公司连续5年蝉联“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并创造和保持了42年持续盈利的骄人经营业绩。
目前,王汝运所在班组拥有各级劳动模范3人,特级技师2人,高级技师6名、技师5名、大专生23名,高级工以上的职工占到班组总人数的95%以上。班组参与南京长江第二大桥、缅甸大桥、芜湖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南京长江三桥钢塔、港珠澳大桥等百年桥梁工程的焊接任务;班组先后获得“全国学习型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央企业红旗型班组”“陕西省学习型组织标兵班组”等荣誉称号。
“工会就是‘家’,凝聚着劳模的心。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劳模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谈起工会组织的力量,王汝运有说不完的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