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0-11-3 11:28:18

永州职工读书分享会10万人线上线下联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10月26日,这些 “金句”在湖南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图腾园里“跳跃”。当晚,永州市总工会在这里举行“湘悦读•工力量”职工读书分享会,演绎精准扶贫路上的人文关怀,也让10万瑶乡人线上线下联动分享“知识的力量”。
在永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邓可旺看来,江华瑶族自治县是著名的瑶乡,去年从国家贫困县出列。用一场读书会在这里让职工们分享脱贫攻坚、建设小康社会的读书学习心得,具有特别的意义。
据了解,产业扶贫在江华瑶族自治县摘掉贫困县帽子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该县扶贫车间数量已达486个。这些散落各乡镇的扶贫车间,一头连着贫困群众的家门,一头面向广阔的市场,吸纳和带动1.3万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活动现场,扶贫干部代表用生动的故事讲述了“扶贫先扶心,扶贫必扶智”,让百姓在家乡安居乐业的故事。永州各县区总工会以及湖南广电扶贫队,以歌舞、小品、情景剧、渔鼓等形式,演绎了精准扶贫的温暖之路,其中,诗朗诵《高新区,瑶都最美的四季芳华》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景。
在这个创办于偏远瑶都的高新区,当地政府的“母亲式服务”吸引了大量企业入园,疫情期间,更是“创造条件让高新区成为本地劳动力的高薪区”,比如,对2月底以前到园区企业或者到乡镇扶贫车间上班且连续上班3个月以上的员工给予300元/人的一次性补贴。目前园区内已有108家企业,1.4万名农民在此成为产业工人。
大圩镇东冲河村是湖南广电扶贫队的所在地。晚会现场,扶贫队队长董红导演的情景剧《董奶奶和她的42个孩子》讲述了自己亲历的故事。扶贫队在这里创办“芒果家园”,解决了低年级学生的寄宿问题,也让大山里的孩子感受到现代文明,董红还把扶贫车间引过来,给孩子们送书、送洗脸盆,帮无力承担学费的准大学生交足了3年学费……
龙德晟机电厂开到大圩镇的扶贫车间,为照顾家庭负担重的留守妇女,专门开辟居家操作岗位,共有40多人居家就业。年纪大的黄丙花为了照顾3岁的孙女,将操作台搬到自家客厅,她每次拿6箱材料回家,3天即可交货,一个月收入有2400元。
“产业扶贫并非一劳永逸,扶贫车间在追求效益的同时,更要兼顾人文关怀。”邓可旺说,工会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主题职工学习分享会开到瑶乡,温暖的扶贫故事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更加水乳交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永州职工读书分享会10万人线上线下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