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汉生:坚定实业报国志
我叫梅汉生,现任三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我汇报的题目是《坚定实业报国志振兴三环促转型》。坚持实业报国,勇挑转型升级重任
实业报国是我青年时就立下的志向。清华大学内燃机专业毕业后,我从车间的工程师干起,在汽车行业一干就是30多年。2012年2月,我被省委任命为三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上任5年多来,面对行业市场竞争激烈、融资难等多重困难,在公司党委和董事会的领导下,我积极谋求转型升级之路,公司发展态势越来越好: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221.64亿元,同比增长16.16%,高出行业13个百分点,创公司历史新高。
这几年里,我基本没有休息日,一年中有200多天都扎根在20多家企业和遍及全球的客户市场。白天工作,晚上赶路,多少次吃饭都是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随便扒口饭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市场和产品结构显著提升,不仅在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市场拥有巩固的地位,还进入通用等合资品牌市场;制造研发水平显著提升,两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运营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互联网+工业服务”新模式被省政府作为工业服务转型典型上报国务院。
“中国这么大,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从新闻中听到习总书记这番话语,我又想起在清华园的铮铮誓言。实业报国,我将为之奋斗一生。
勇攀行业顶峰,打造湖北制造名片
2013年经过艰苦的三轮竞争,公司从10余家国际顶级公司中胜出,成功并购波兰KFLT轴承公司,成为我省实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靓丽名片。我深知,只有进入世界顶级厂商配套体系,才算站在了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舞台。2014年,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相关产品通过戴姆勒奔驰公司的认证。国际一流厂商意味着国际一流品质,容不得半点瑕疵。有次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外方态度十分强硬。深夜里的越洋电话使我惊出一身冷汗,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处置,立马会丢失上万台的年度订单,更不用说在国际客户中产生负面影响。我第一时间奔赴厂区,和技术人员不眠不休,一起查找原因、反复研究解决方案。舟车劳顿使我腰背旧疾复发、坐卧难安,而外方人员第二天要到武汉谈判。我强忍病痛连夜赶回武汉。当得知事情经过,外方人员竖起了大拇指,多次沟通后,表示要长期合作。三环成为戴姆勒20家全球战略供应商之一,随后沃尔沃等跨国汽车公司、麦格纳等国际高端主机客户也纷至沓来。
我坚信,只要有勇往直前的闯劲和拼劲,就一定能在世界舞台上擦亮“湖北制造”的名片。
担当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和职工共赢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做到“企业兴旺、员工幸福”是我始终如一的追求。这些年,三环集团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先后兼并重组了10多家省属困难企业,接收了1.7万名职工。有的企业停产多年,只能解散清算,对职工进行安置;有的职工长期靠低保生活,积怨很深。面对少数职工的围攻、谩骂,我和班子成员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走访500多个职工家庭,耐心听取诉求,既保持政策的严肃性,又注重有情操作,妥善安置1.2万名职工。对有基础和希望的企业,通过整合资源、注入资金等措施,使“包袱”逐步变成“财富”,职工也有了“盼头”。
如今职工年均收入也从“十二五”初的3万元增长到去年的5.6万元,但董事长和我没有一年拿足过上级批复的年薪。职工收入这么低,深感受之有愧!有次我到结对帮扶的一名先进职工仅40多平米的简易棚户屋,看着简陋的房间、满墙的证书,我暗下决心,决不能让这些先进职工流汗又流泪,一定要将三环打造成职工值得托付终身的地方。为此,我们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公司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完善分配机制,激发职工活力,使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到每一名职工。
今天,我的不少清华同窗已成为民企老板、金融高管,上亿身价的也不在少数。但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成就不在于财富多少,只要工厂车间始终响动着轰鸣的马达,职工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就是我的价值所在,也是我最大的幸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