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总看你的脸
最近参加了一场选拔活动,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参加比拼时,总有几个孩子不看评委,而是盯着远处的爸爸妈妈,甚至在跟评委互动时,他们的眼睛还是看着远方。现场效果可想而知。下台后,这些孩子的父母通常是劈头盖脸对孩子一顿埋怨,小小的孩子更加无措。“这些父母管得太多了,孩子都傻了。”事后,一位评委说,在平时工作中,他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些父母看似认真负责,无时无刻都在指导孩子,甚至“抢占”老师的工作。父母越是这样,孩子越是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更大,孩子首先想到“让爸爸妈妈满意”而忽略了其他的人或要求。
在现场,我注意到,这些孩子的父母在上台前的培训时间里,不停地越过指导老师,让孩子这样表演、那样展示。真正上场后,这部分父母也不是安静地坐在位子上欣赏孩子的展示,反而站起来,一会摇头一会竖大拇指,“遥控指挥”孩子的每一个动作。与其说是孩子在给评委表演,不如说是孩子在给家长完成任务。舞台上的孩子,十分紧张,没有了任何灵性,像是一个提线小木偶。
无独有偶。一位在医院负责视力检查的护士也告诉我,她在给孩子做视力检测时,有些孩子每次指方向都很犹豫,还会抬头看一旁的家长,她感觉“孩子生怕自己说错了”。一起来的家长看到孩子磨叽就会催促“快点,快点”,这时候孩子反而更不敢指方向了。
这一类孩子通常性格比较温和,爸爸妈妈也对孩子非常关注。可是,父母过度的关注在他们这里变成了一道枷锁,孩子生怕哪一点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就会让父母失望或者被父母批评,畏首畏尾地面对外界的一切。而这一类父母,貌似在不停地给予孩子,实际上却是在剥夺本该属于孩子的。他们越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预期成长,现实却越来越成了预期的反面。
有的时候,放手不仅仅是行动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无论是高山还是平地,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经历、自己的风景,只有这样,成长才能展现出它本来的样子,孩子才会越来越好!
静距离
一样的养育,不一样的观点,我们在这里碰撞出教育的火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