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联”驱动增和谐 合力共建促发展
中工网讯近年来针对新形势下工程项目协作队伍管理,中铁电气化局建筑公司围绕怎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怎样把农民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使他们成为工人阶级坚定可靠的新生力量;怎样切实履行团结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
构建企劳工会“联创共建”工作格局
中铁电气化局建筑公司项目工会实施“五联”驱动,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职工,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组织联建。项目部工会牵头指导参建劳务队伍完善自身工会组织,与劳务队伍工会成立“联合工会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联合工委”),项目部工会主席担任联合工委主任,各劳务队伍工会主席为联合工委成员。
二是经费联缴。出台了“联创共建”活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委托专人在银行开设“联创共建”活动经费账户,各劳务队伍按分包合同额的0.1%每季度向账户拨缴经费,用以“联创共建”活动中维护农民工权益、劳动竞赛、农民工教育、文体活动、宣传活动、职业健康、人文关怀等必要合理的支出。
三是工作联动。建立了以联合工委为核心、联席会议为决策机构、服务中心为核心职能组织的“联创共建”工作机制,各个工会组织联动起来,统筹推进项目工会整体工作开展。商讨解决涉及项目部农民工在薪资支付、权益保护、三工建设及工作生活中提出的有关问题,由工委委员提出议题。
四是活动联办。在联合工委的统一部署下,各个劳务队伍工会打破各自为战的惯例,联合举办各项工会活动。激发基层活力,使广大农民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组织是最可信任的“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
五是疫情联防。由联合工委组织建立项目疫情防控指挥部,带领一线作业人员学习防疫和复工复产文件,推进落实现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编制,通过分区管理、人员进出场管理、人员源头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日常消毒、防疫物资采购、信息化应用、错峰排队取餐、 宣传教育等疫情防控措施,实现工程项目“零”感染。
通过“五联”驱动,紧紧将企业和劳务企业工会凝结成一个目标同向、利益共享的大家庭,为联创共建活动奠定了基础。
突出维权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近年来,积极实施“三让三不让”关爱员工工程,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适应新时代职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广泛开展了“找服务项目、亮服务清单、做贴心服务”活动,为职工提供高质量普惠性服务74项。
在创建活动中,联合工委重点加强了维权服务中心建设,有力提升了为员工维权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维权服务中心设有权益保障、心理咨询、医疗救助、培训教育等职能部门,专门设置了生活超市、理发室、洗衣房等一系列满足农民工日常所需的生活设施,由联合工委指派专人管理,并制订工作制度,全方位保障协作队伍工作生活各项合法权益。
2018年北京地铁7号线东延05标项目施工,某木工班因与劳务公司沟通有误,致使班组内18名农民工的薪资未能及时发放。联合工委接到班组申诉,随即按照劳资调解工作流程,责成工委委员摸底调查后组织纠纷各方代表召开协商会议。经几番商讨,最终劳务公司同意支付18名农民工薪酬。
围绕劳动保护、薪酬标准、工资待遇、社会保险、职工福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推动了集体合同核心条款落实落地。深入推进项目“幸福之家十个一工程”建设,改善一线职工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提高职工幸福指数。关注职工心理健康,深化员工健康关爱计划,建设职工心灵驿站22个,职工服务站16个。
实现“六个一体化”,共建共享创建成果
通过企业、劳动者、工会组织“联创共建”,真正使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员工实现“六个一体化”,即工作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生活一体化、学习一体化、维护一体化、关爱一体化,项目部的广大农民工充分感受到了工会组织的存在和关爱,“无组织可依”的困境得到有效解决,科学、依法维权的意识显著增强,形成了“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好好说”的新常态,极大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三五”为主题,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深入开展“中国梦 劳动美”活动。以重特大工程、重难点项目等为主战场,广泛深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深化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和以“五小”创新创效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确保了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
唱响“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时代主旋律,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劳动竞赛作为激发职工创造活力的重要载体,围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拓展范围,提高农民工参与率、受益面。
未来中铁电气化局建筑公司将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建立健全工会、人社、司法联动机制,发挥工会组织的协同作用。公司工会也以此为契机,做实组织机制,落实保障措施,扎实管理服务,夯实工作成果,努力打造可复制性的工会工作新品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