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就业季,少年别怕,未来可期!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现在,还有一些离校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在找工作。如何妥善安置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我们在稳就业、保就业方面都出了哪些实招?怎么才能让他们更容易找到工作呢?http://job.workercn.cn/html/files/2020-11/19/20201119074838018336629.jpg
谢明慧是中国农业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生,现在是新希望六和集团的一名管理培训生。吴华杰是她母校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也是当初谢明慧找工作时,对她进行一对一帮扶的辅导员。看到谢明慧如今的状态,吴老师松了一口气。几个月前,谢明慧经历过考研失利之后,并没有想去找工作,她还想好好复习再考一年。
像谢明慧这样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今年全国有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增量和增幅均为2013年以来最大。本来毕业生总量就大,再加上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得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局面更加艰难。
http://job.workercn.cn/html/files/2020-11/19/20201119074838045200123.jpg
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把就业放在“六稳”“六保”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条件下,教育部积极推动全过程网上就业服务,建设推出“毕业班辅导员就业工作平台”,全国就业一线工作的6.2万名毕业班辅导员和1.9万名就业指导人员全部在线工作。就在谢明慧面临考研“二战”和就业的两难抉择时,学院的辅导员联系了她。
在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作为谢明慧的年级辅导员,姜萌跟她联系最多。
http://job.workercn.cn/html/files/2020-11/19/20201119074838072256418.jpg
学校的辅导员给每一位毕业生建立信息台账,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对接。了解他们的就业进展、工作意愿,对就业困难的学生开展点对点帮扶,在学院老师们的帮助下,谢明慧成功应聘到新希望六和集团湖北襄阳一个分公司做了一名管理培训生。虽然谢明慧已经毕业离开学校,走向工作岗位,但学校还会联系她,了解她最近的工作状态。
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教育部、人社部等六部门和单位共同实施“百日冲刺”行动。为了开拓更多市场性岗位,教育部还首次联合9大社会招聘机构在疫情期间推出了“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此外,教育部还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推动一系列就业云服务。
http://job.workercn.cn/html/files/2020-11/19/20201119074838096602855.jpg
为了全力确保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教育部还联合其他部门,通过全力开拓政策性岗位、重点帮扶支持湖北等专项行动推进“稳就业”“保就业”各项任务。
李吉轩是山东理工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生,家在湖北恩施,疫情期间迟迟不能返校,不能像往年一样参加线下的招聘会,和许多应届毕业生一样,李吉轩天天为毕业找工作发愁。
http://job.workercn.cn/html/files/2020-11/19/20201119074838120914606.jpg
李吉轩那段时间在老家,通过网络关注全国各地的招聘动态。4月底的一天,他关注的一个微信公众号上,一则招聘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个“抗疫稳岗扩就业”的专项行动,是疫情过后三峡集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部署,专门制定的人才招聘计划,在扩大用人规模的同时,向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倾斜。
李吉轩的老家在湖北恩施,既是湖北地区,又属于贫困地区。作为三峡库区恩施人,他对三峡还有种特殊的感情。
http://job.workercn.cn/html/files/2020-11/19/20201119074838149841254.jpg
三峡集团组织应聘人员进行了两轮网络视频面试,顺利通过之后,李吉轩在三峡集团统一安排下,来到位于四川云南两省交界处、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大水利工程——白鹤滩水电站的施工现场。
截至7月份,三峡集团今年的“抗疫稳岗扩就业”专项行动已经招聘2700多名员工,其中,高校毕业生1748人,社会成熟人才900多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