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ufeng0299 发表于 2020-11-30 19:19:16

从银联全英文标识,看支付业成“中国制造”另一张名片

知名宏观经济大号“央行观察”周五推送这篇署名评论,从境外出现银联纯英文标识这一现象,分析银联已经在一些境外市场进入本地化发展阶段,并称“银联在中国支付产业扬帆出海的大格局中暂时领航”。




以下为全文:




又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2017年,如果用“高歌猛进”来形容中国的支付行业,恐怕不夸张。




一方面是规模。艾瑞咨询最新的数据则显示,中国的移动支付交易额规模已达到9万亿美元,是美国的80倍;《尼尔森报告》显示,银联借记卡再次最受欢迎的支付产品、银联卡交易笔数在各大卡品牌中增幅最快、银联卡的新增卡片数量最多。




另一方面是领先。当中国的支付行业的“老大哥”成为国际三大卡组织之一,当中国移动支付成为举世瞩目的社会现象,“走出去”成了中国支付行业顺理成章的发展重点。




甚至不用罗列数据,细节就可以充分说明这点:看看这两张广为流传的日本游戏及动漫截图,中国的支付品牌在境外存在感真是杠杠的!






日本游戏如龙系列里的“堂吉诃德”药妆店






日本动漫《如果有妹妹就好了》里的街景




如果说上面两张图,还得益于中国游客境外强大的购买力。最近笔者去越南转了一圈,发现的另一个现象就非常有趣了。





左图:越南coasta seafood餐厅

右图:上海吴江路银联云闪付示范街




与境内的银联标相比,越南的银联标识去掉了中文“银联”,改用全英文的“UnionPay”,这个细节无疑说明了:境外银联卡的使用信息及营销活动,很多都是直接为当地消费者服务的。



这让我想起去年银联总裁时文朝,在银联成立15周年时发表的那篇广为流传的讲话:“真正的国际化,就是实在的本地化。依据当地习惯,遵从当地规则,依靠当地人员,耕耘当地业务,是真正国际化的不二法门”。境外的银联英文标识,正印证了的银联国际化思路:从“中国人走到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到“做境外当地居民喜欢的支付工具”。




如果说大家都知道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走出去”的名片,那以下这个数据是不是有点颠覆想象:境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超过8400万张银联卡。在香港,新增信用卡中,有一半是银联卡;在老挝、蒙古,银联卡发行规模居卡品牌第一位;银联卡是菲律宾马尼拉市的市民卡、阿联酋居民的工资卡。2017年上半年,韩国、泰国、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地发行银联卡在境外交易量增速均超过100%,其中巴基斯坦发行的银联卡90%的交易发生在本地。(数据来源于银联国际官网)




换成英文关键词搜索外媒的报道,笔者发现全球媒体已经关注到了银联本地化发展的成果,并将银联与国际卡巨头等量齐观。美国支付行业媒体PYMNTS经过数据分析,报道说银联领先全球卡片市场,澳洲财经媒体AB+F评论,国际支付巨头面临中国威胁。





左图:美国支付行业媒体PYMNTS

右图:澳洲财经媒体AB+F




如果说境内消费者使用银联卡是一种习惯,那么是什么让境外的机构愿意与银联合作,境外消费者越来越喜欢用银联卡呢?以笔者拙见,大约有这么几点:











1)这张卡一定是“好用”的。




要让境外本地消费者把银联卡作为日常的支付工具,仅仅是在景点和大商场能用是不够的。只有广泛的受理场景,才能切合本地消费者的实际用卡需求。



我们现在能在境外热门旅游目的地的一些热门商家看到支付宝和微信,但这其实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游客的需求,更别说本地消费者了。银联在一些市场,覆盖了广泛的购物,餐饮、住宿类中小商户,以及交通、教育等“硬场景”,这不但给自由行、深度游游客带来了便利,也是业务本地化发展的先决条件。




2)银联能助力境外支付行业迅速升级




银联成立10多年来,高效发展且独立完善的系统、标准、产品,对于境外行业有很大吸引力。从实际案例来看,在众多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国的支付清算系统技术和芯片卡标准,以及二维码标准,都是当地机构的合作重点。




“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支付清算的畅通是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必要前提与根本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说,服务境外支付行业发展,不但给银联本身发展带来了空间,也体现了服务国家战略这个中资企业应有之义。




3)中国移动支付的成就有借鉴价值




在国内,移动支付已成为主流的线下支付方式,而在境外大部分市场,移动支付仍然是个新鲜事。银联兼具移动支付技术能力与境外产业合作经验,可以在标准、产品与消费场景等全方位服务境外市场,提升其移动支付产业水平。




以新加坡为例,李显龙总理在新加坡2017国庆群众大会上分享的在上海买栗子的小故事。李显龙讲话后,新加坡的政府机构与各行业迅速响应发展移动支付,其中“银联”字样频繁见诸相关新闻:银联是新加坡二维码工作组的成员之一,参与制定当地二维码支付标准;新加坡百货集团AsiaMalls旗下6家百货商场将全部支持银联二维码支付;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推出电子钱包,当地消费者可绑定银联信用卡后进行二维码付款……




据说,现在银联还在研发国际版“云闪付”APP,毫无疑问,移动支付将是银联发展国际业务的“杀手锏”之一。







华为管理层,曾将华为的海外发展之路总结为三个阶段:走出去、国际化与全球化,三个阶段的特征分别是:业务尽可能进入多的境外市场-按照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依托本地化的优势进行本地化的经营。




从英文标识使用这样的细节中,可以说明银联的国际业务在部分市场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在中国支付产业扬帆出海的大格局中暂时领航。2018年,握着“先发优势、发展经验、创新驱动”三个法宝,银联航速能有多快,带着“中国支付”这支船队能开多远、多稳,着实让人期待。我们希望银联及中国支付行业,早日成为“中国智造”的另一张名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银联全英文标识,看支付业成“中国制造”另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