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1013期】“口袋书”引导创新达人
(跟帖1013期)“口袋书”引导创新达人近日,为了解班组读书情况,笔者走进兖矿集团东滩矿,发现井上下职工每人兜里都揣着一个塑封包装64开的书本本,下井职工在开班前会间隙看着、学着、记着,换工作服时用塑料袋包好,很仔细地锁进更衣箱。
这是什么东西,比银行存折还金贵?原来,自2006年以来,该矿坚持在69个单位580个班组职工中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为方便职工随时随地学习操作规范,更好地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专门为大家编印了《东滩煤矿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手册》口袋书,这本书按专业分为34种,分别涉及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防等120余个工种、224大项确认内容,每半年组织技术人员修订一次。该手册的大小正好能装在口袋里,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钻研、相互提问操作标准,因而被大家称为“口袋书”,由于人手一本,丢失了花钱也买不到,因而成了一线职工的最爱。
“口袋书”精巧、实用,积极引导职工在学中干,干中学。大家针对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积极主动想办法,动脑筋,搞小改小革创造发明,如该机电科油脂组在油脂卸货工作中,一直沿用传统的掀重油桶方法,主要是一个人或两个人一起掀重油桶,费力又不安全。他们对照“口袋书”中操作规范,通过大量实践,充分利用杠杆原理,自主创新实施了“新型工具法”,此新型工具的制作主要是采用一根一寸半、两米长的钢管,在钢管的一端焊接一个(300mm×80mm×5mm)弧形钢板,然后在这端钢管的300mm处焊接一个U型卡。具体操作方法一是把弧形钢板附在落在地面(170kg)油桶表面上,二是用钢管上的U型卡卡住油桶的边缘,人在钢管的另一端双手握住钢管向上掀起油桶。此新型工具在实践中具有安全性、方向灵活性、方便、省力作用。通过借助该“工具”,一个人就可以连续掀起几十个重油桶,解决了多年来掀重油桶老大难问题,同时,此“工具”还可以用在其他工作中,起到举一反三作用。据了解,此“工具”兖矿集团应用的还是第一家,在煤炭系统和相关领域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同时,该油脂组还积极创新实施了“绳拉工作法”,改变了过去一个人站在汽车上搬推重油桶存在较多安全隐患问题,其主要做法是:“用一根绳套在汽车上的重油桶,汽车旁边放一个汽车轮胎(起缓冲保护作用),两个人站在地面远离汽车各拿一个绳头往外拉重油桶,使重油桶落在轮胎上,再由轮胎落在地面上,最后运到库房里。通过借助绳拉作用,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系数,节省了人力 ,保证了人身安全。
职工们高兴地说:“‘口袋书’使我们成了创新达人,以后在工作中再也不用为遇到棘手难题而发愁了。”
(王建)
王老师,方便指点下?在钢管的一端焊接一个(300mm×80mm×5mm)弧形钢板,然后在这端钢管的300mm处焊接一个U型卡,是什么样的,怎么用吗?有图片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