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招帮老年人融入智能时代
近期,关于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现象引发舆论关注。近日,多地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医疗、出行、消费等各方面出手,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医疗:挂号缴费等人工窗口将保留
开通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是目前各地主要采取的方式。今年年底前,北京所有医疗机构将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包括北京二级以上医院开设老年人“无健康码”绿色通道。“在做好非急诊全面预约的基础上,根据老年人就医实际情况,为老年人提供不少于30%比例的现场号源。”海口市卫健委要求,在2021年1月前,海口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
出行:“健康码”争取和公交老年卡整合
11月26日,合肥市轨道集团表示,无手机的老人及手机无法正常使用的乘客进站前可通过查验身份证、社保卡等有效身份证件登记放行。云南昆明、福建厦门等多地的火车站也纷纷开设了专门的“无健康码通道”。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与各个部门协调,通过技术手段,争取把“健康码”和公交卡、市民卡、老年卡等证件整合起来,作为替代“健康码”的凭证,最大限度方便老年人的出行。
通信:
手机APP将适老化改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会保留并完善面对老年人传统线下“面对面”电信营业厅服务模式,并鼓励企业在智能设备上提供“老年模式”“长辈模式”等。在地方,已经有多地通过开设课程、制作视频教程等方式,为老年人运用智能化产品提供相应帮助。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多地已经在一些基层社区开设老人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班,老年大学也将相关培训纳入了课程表。
这些地区
出招为老人行方便
除了要帮老年人适应智能时代,在其他方面,各地也于近期推出了一系列惠老政策。
山东:免费乘公交老人年龄降低5岁。山东省将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部纳入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优待范围,老年人不分国籍、不分地域,一律同等享受优待政策。
福建: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建设一所老年大学。福建省要求到2022年,省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建设一所老年大学,90%以上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学校,60%以上行政村(社区)建有老年学习中心。
海南:探索建立政府为全省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制度,由政府出资逐步为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 (据中新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