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上市公司 央企扶贫基金 出产业化扶贫新路
扶贫基金并非每“发”必中。2020年9月,央企扶贫基金参与川恒股份非公开发行的询价。尽管央企扶贫基金申购总价在所有询价方中位列前五,但略低的每股申购价格令其与川恒股份失之交臂。独特的帮扶模式
央企扶贫基金是根据国家脱贫攻坚战略需要而发起设立的。经过梳理央企扶贫基金的A股投资案例,可以发现其参与的定增募资项目均与贫困地区或扶贫项目关联密切。经过数次实践,央企扶贫基金现已形成“产业基金+企业+贫困地区资源+贫困人口”的产业基金精准扶贫模式。
以央企扶贫基金的首个A股投资对象云南铜业为例,2019年初云南铜业完成募集资金21.2亿元,用于收购迪庆有色50.01%股权以及东南铜业、滇中有色项目建设和完善。央企扶贫基金认购5亿元,其中3.5亿元用于迪庆普朗铜矿的开发利用,1.5亿元用于国家级贫困地区楚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建设投入及经营性支出等。
经查,募投项目的所在地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曾是我国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坐落在迪庆的普朗铜矿是中国在建规模最大的地下铜矿,但由于对资金有着较大需求,该铜矿长期处于建设及试运营阶段。央企扶贫基金曾在调研时表示,该铜矿投产后将为迪庆藏族自治州提供各项税收年均超过3亿元。
从云南铜业方面获悉,迪庆有色投产后,其税收贡献一度占到全州税收总额的40%以上。截至2019年底,周边农村共有450余辆各类车辆参与迪庆有色精铜矿等物资的物流运输。此外,在迪庆有色700余名员工中,迪庆藏族自治州内藏族同胞接近300人,超过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
再以央企扶贫基金2019年参投的金徽酒为例,公司注册地在甘肃省陇南市徽县伏家镇,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东北部,地处秦岭山脉南麓,属秦巴山片区,属于甘肃省内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金徽酒在发展过程中已为当地提供千余个就业岗位,通过开展职业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并为其提供优厚的薪资福利和畅通的职业发展道路,彻底改变了贫困员工的命运。
金徽酒于2019年5月完成募集资金净额为3.6亿元的非公开发行。其中,央企扶贫基金和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投资共计1.5亿元,用于金徽酒车间技术改造、生产及综合配套中心建设等。本次“产业基金+贫困地区公司+贫困地区募投项目”的投资也成为央企扶贫基金精准扶贫模式的典型案例之一。
背靠强大股东阵容
央企扶贫基金拥有央企全员出资的豪华股东阵容和资源渠道,由现任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李汝革担任董事长。
2016年10月17日,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及其分工落实方案,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参与发起,51家中央企业参与首期出资设立央企扶贫基金,首期出资额122.03亿元。
2018年3月,央企扶贫基金进行二期募资,股东扩大到国资委监管的全部中央企业和部分财政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2019年,央企扶贫基金完成第三期募资,募集资金超过160亿元。至此,央企扶贫基金总规模达到314.05亿元。
在央企扶贫基金的高管阵容中,除了董事长由现任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李汝革担任外,副董事长、总经理和董事成员也均由央企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基金管理人国投创益为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企业,除央企扶贫基金外,其还受托管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大同贫困地区产业能源发展基金和安康贫困地区科技产业发展基金。
截至2020年11月19日,央企扶贫基金累计投资决策项目122个、金额316.07亿元,首期金额已完成全部投资,涉及27个省份,包括112个中央单位的153个定点帮扶县;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投资金额240.50亿元,占总投资额的76.09%;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投资项目56个,投资金额112.68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5.65%。
截至今年10月底,央企扶贫基金投资撬动社会资本2600亿元,全部达产后带动55万人直接或间接就业,为就业人口每年提供收入48亿元,为地方政府每年提供税收36亿元,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基金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市场化、产业化扶贫新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