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0-12-28 20:58:54

让产业工人“能成长”“够幸福”

  走进浦江县浙江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亚特)的恒温车间,主管黄洁正在向新入职的工人展示数字化的操作技能,听着他专业的讲解和示范操作,新工人的眼睛里充满着羡慕的眼光。

  “我们公司非常需要技术型人才,因此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借助‘职工夜校’、‘量见·云大学’和劳模工作室等平台,全力培养每一名入职的员工。我们的目标就是把每一个进入‘亚特’的员工培养成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浙江亚特的工会主席张岚岚如是说。

  作为浙江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试点单位,近年来,浙江亚特认真开展产改工作,力争造就一支适应企业发展,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

  素质是立身之本,技能是立业之本,浙江亚特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技能比武大赛提升工人“能值”和“价值”。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保障,纳入《公司人才发展总规划》。

  在浙江亚特,有一间“夜校”和“三大课堂”。

  “亚特职工夜校”,根据具体岗位,推出纺织工程、高分子材料、设备自动化等培训菜单,完善师带徒模式、高校合作模式,提高针对性,开设技能交流班,建立严格的学习考核制度,每天开设1课时,每周不少于6课时,一年不少于100课时,一线职工入学率达到85%,毕业率达到100%,打造出了一个培育“匠才”的基地。

  “午间课堂”,在职工食堂有一个投影仪,一些党的政策精神、劳模工匠宣讲、安全消防知识等内容就在用餐时间作为精神食粮,以接地气、好消化的方式教育引导产业工人,建设职工思想能量站;“线上课堂”,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都参加“量见·云大学”,学习政策法规、专业技能、企业管理等各方面内容的知识,提升管理和服务职工的能力;“学历课堂”,与专业技术院校合作,由公司全额出资,每年送5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一线职工进行专科以上学历教育,提升学历水平和文化素养。

  浙江亚特有一个“工匠擂台赛”和“晋升直通车”。

  每年企业内部会举办5场以上各工种、各班组、各车间之间的技能比赛,选拔优秀职工、班组和车间。积极参与全县举办的技能大赛和擂台比武,为产业工人“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提高技能”创设“家门口”的平台。根据公司的工匠培训制度,按照等级规定,逐步培养工匠型人才。

  为了打通员工的晋升通道,企业设置了技术人员技术通道、员工技能通道、管理岗位晋升通道等多维度晋升机制和途径,确保每位员工都有公平的发展机会。通过与县总工会、劳动局联办,开展技纺丝工、加弹操作工等理论、技能评定。2020年度,培养了高级技工2名、技师10名、高级工15名、中级工20名、初级工30名。力争到2025年增加高级技工15名、技师60名、中级工150名、初级工200名。

  除了让职工们在“亚特”找到自我价值,浙江亚特还非常关爱职工的生活情况,公司设立了“党群基金”“创新基金”“爱心基金”三大基金,旨在提升职工的幸福指数。

  温馨的“亚特家园”,为了提升员工业余生活品质,浙江亚特高标准建设职工之家,设立国家级职工书屋,为职工学习提高便利条件;通过添置健身器材,修建篮球、羽毛球运动场地,丰富职工娱乐活动;发挥心灵港湾工作室的作用,加强职工心理疏导,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开展一季度一主题“悦工作 悦生活”专题培训,与上级工会联办,开设茶艺、插花、厨艺、书法等特色课程,给职工添上一道“营养大餐”;提升“小候鸟”暑期班教学质量,每周增加书法、风筝、剪纸、石头画等具有浦江特色文化课程,聘请专业老师开设科技电脑课程,丰富暑期职工子女的学习、课余生活。“亚特”的关爱还延伸到了职工的父母家人,企业进一步推行“孝心卡”,每月为每名员工出资200元统一寄到员工父母手中,和员工一起表达“孝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产业工人“能成长”“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