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总工会“三联”举措力保产改落地见效
新时期泰兴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泰兴市总工会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行“三联”举措,致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增强产业工人的幸福感、获得感。一、坚持党工联建,明确产改工作政治方向。一是突出抓理论武装。自觉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产改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教育引导广大产业工人以高度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组织认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二是突出抓阵地建设。加强产改试点区“党员体验馆”、“2+2+N”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党建服务联盟”“非公企业党工共建幸福家”等党建带工建阵地建设,打造“快递(送餐)小哥服务+”样板示范区,整合优化党工阵地,实现共建共享。有效提升产改工作凝聚力。三是突出抓工作载体。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每年组织实施35个“主席领题”项目,将产改工作中基层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靶向”交办基层工会组织破解,推动产改走深走实。四是突出抓政治地位。通过“两升一降一控”,增加产业工人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比例,降低企业家的比例,严格控制领导干部比例,保证产业工人在政治上有地位,能够赢得尊重,不断增强产业工人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二、坚持部门联手,打造产改工作泰兴特色。一是健全产改联席会议运行机制。下发产改工作要点,细化产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责任清单”。注重加强宏观指导和组织推进,今年,按照产改目标任务细化了50项重点工作,定期召开例会,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二是围绕赋能成长提升产业工人获得感。制定出台促进产业工人赋能成长10大激励措施,实施“英才成才”“英才汇智”“英才兴泰”三大计划,健全完善促进产业工人赋能成长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创新开展十大职业技能竞赛,参赛人数达1800余人,切实增强产业工人“赋能成长”获得感。三是突出权益保障提升产业工人幸福感。创新劳动关系协商方式方法,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等制度,切实做好产业工人队伍中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对29名特困职工共发放物价临时补贴103477元,生活水电补贴118320元,生病住院、子女入学救助25万余元;建立帮扶资金保障机制,全市共提供就业岗位20000多个,投入扶贫帮困资金数百万元。
三、坚持上下联动,激发产改工作基层潜能。泰兴市总工会坚持“选树培植典型,以点带面推进”的方式,推进产改工作,有效地激发了基层的工作潜能。联席会议确定泰兴高新区为试点园区,泰兴一建、南极机械和济川药业3家企业作为市级产改试点单位,充分发挥高新区产业集群、企业集聚、人才集中的特色优势和3家企业党群基础好、发展势头强,人才梯次高的独特优势,形成市总牵头抓总,试点园区、企业分别推进,取得经验全面推广的良好格局。市总工会指导、督促各试点企业制定实施方案,成立产改领导小组,明确产改目标任务,打造各具特色的亮点品牌。济川药业的“党建引领、同心共赢”,泰兴一建的“党工共建高质量发展”,南极机械的“产才融合并进平台建设”等品牌在全市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