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来源:陕西日报作者:张杨播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综合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对2021年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其中要求“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应用牵引、整机带动,强化共性技术供给,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切实把握好经济发展主动权。
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生产分工体系发生变化,我国发展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进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同时经济全球化逆流涌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阴霾不散,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受到的冲击,威胁到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安全。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需要主动谋划、重点防控可能产生的各类衍生风险。基于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这是贯彻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打好主动仗,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需要。
二、筑牢新发展格局基础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发展的核心要义,这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对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相比较而言,我国原有的国际大循环发展方式是在国内缺乏资金和外汇的背景下,采用“两头在外,大出大进”的外向型发展战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积极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当时正值发达国家放松国家间的管制,将产值利润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将研发留在发达国家。此时,我国因产业结构相对完整,基础设施比较齐全,金融市场相对稳定等有利条件,成为世界产业转移的主要受体。基于此,我国国际大循环的格局形成。这一格局对于我国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功不可没,使我国发展成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大国。
随着不断变化,原有的国际大循环格局,发达国家从事高创新率、高附加值的核心部件生产,发展中国家从事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生产等,已不适应我国的高质量发展要求。若不改变策略,我国就会面临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链供应链不稳、不强、不安全的风险。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通过科技创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筑牢新发展格局的基础,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供应链是现代经济分工合作发展的本质特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能够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要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这就是说,要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要通过精耕细作,创造出更多具有独门绝技的新领域。一方面,在产业优势领域,通过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筑牢我国产业竞争优势。立足我国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优势领域先发优势,如机械、电子信息、轻工家电、纺织服装等领域,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另一方面,针对产业薄弱环节,通过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重塑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确保在关键时刻产业链供应链的自我循环。尤其是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条件下,既要抢抓机遇,依托世界大市场、设施大联通、要素大流动,为我国经济发展开辟新空间,也要处理好产业向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和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确保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
2021年是“十四五”起步开局之年,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深远谋划、主动调整,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