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为孩子打好人生底色
劳动教育该如何进行?家长和学校要怎样配合?9月10日,山东省教育厅起草《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并征求社会意见。济南市教育局发文要求引导学生扩展劳动教育认知与理解,将劳动教育融入教育过程,发掘劳动价值,激发生命意志。省厅在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每周课外劳动时间,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等。让学生承担擦黑板、分午餐、扫地、打水、清洁校园、植树除草等力所能及的班务及校务劳动。
9月16日,《济南市教育局关于加强生命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要求学校从知情意行多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扩展劳动教育认知与理解,将劳动教育融入教育过程,关联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通过参与服务劳动、精神劳动、公益性劳动、艺术性劳动和走在创新前沿的探索性劳动,发掘劳动价值,激发生命意志。
各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挖掘、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探索实施劳动教育的新模式。济南高新区长清湖实验学校开展了“十项技能点亮劳动之光”活动。活动每周开展,在家务劳动项目中,学生主动刷碗、扫地、叠被子,还记录下零花钱的开支;在垃圾分类项目中,学生宣传环保知识,用废弃物制作小花盆、垃圾桶……
在恒新小学的校园里,有这么一块地,名叫“耕读园”。“每个班都有一小块菜地,孩子们为其松土、播种、浇水、除草,一样都不少。”济南市槐荫区恒新小学副校长王秉娟说,孩子们在劳动过程中弄脏了小脸、小手,却也理解了什么是专注,品味了小伙伴团结协作的幸福。
要推进劳动教育,需家长、学校形成合力,注重劳动教育生活化,同时引导家长转变劳动教育的观念。
征求意见稿明确劳动教育不仅是在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要组织教育孩子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参加劳动,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中小学校针对学生成长规律布置洗碗、洗衣、叠被、扫地、整理房间、倒垃圾、做饭、照顾老人等力所能及的日常家务劳动。
不少家长们开始意识到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济南市辅仁学校二年级的小学生优优,前不久刚过了8岁生日,马上要自己睡一个房间了。爸爸按照优优的喜好布置了房间,并告诉她,“从现在开始叠被子、整理书桌和打扫房间就是你的任务了。”而且在住进自己的房间前,要先把卧室的窗户擦一下,如果可以的话,要把网购的书桌、收纳柜组装起来。虽然都是劳动,但优优乐此不疲。
让孩子参与做家务、公益活动等,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自理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耐心和爱心,而这些正是他们获得未来美好生活的基础。因此,对孩子做好劳动教育,家长责无旁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