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1-1-21 11:36:42

刘哲:用创新技术与责任担当守护家园

从参加工作以来,他热爱环卫工作,不怕脏、不怕累,视环卫工作为己任,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踏实肯干不断进取。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应用,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他意识到只有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才能增强环卫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以崭新的环卫形象、环境质量和一流的服务水平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他带领职工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使环卫工作在日新月异中不断发展,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他就是刘哲,北京市环丽清扫保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环丽中心”)经理。

从2000年至今,刘哲带领环丽中心技术创新工作小组,开拓创新、执着追求,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技术创新项目。环丽中心研制的几十项创新成果中,每一项都凝聚着他的智慧和汗水。

2010年,环丽中心成立了西城环卫系统内第一个市级“创新工作室”。刘哲遵循“科技环卫”的发展理念,与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共同研究、开发,不断开拓创新,先后有41个创新项目获得市区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10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7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其中,“两厢一筐快速保洁车”“道路路沿清洁装置”“序列全自动控制超低位道路水冲装置”“移动计量破袋式融雪剂导向斗”“新型电动垃圾桶清洗车”“环卫清洁车水管摆臂支架”“果皮箱外观专利”等多项专利的创新成果都切实起到了提高环卫保洁质量,减轻劳动强度的效果。

在同事眼中,工作中的刘哲总是忙忙碌碌的。每天凌晨5点左右,他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辖区地段,开始检查道路清扫情况,直至晚上10点多才回家休息。冬季遇到扫雪铲冰,他常常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不休息;每年的春节、“五一”“十一”等假期,他都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工作中,刘哲身为环丽中心“大家长”,除了探索与研究环卫相关的创新工作、紧抓业务工作质量,平时对职工的工作状态、生活情况也非常关心。刘哲为环丽中心所设的各个职工休息点配备了齐全的生活设施,所有的班组休息点都配备更衣室、空调、微波炉、开水间、冰柜、冰箱、洗衣机、淋浴房、健身文体用品、医药箱,让职工在班组里就能找到“家”的感觉。

为了让职工能够在工作地点附近就近吃饭,他设立了专人专车负责将工作餐送到每个休息点,每逢重大节日期间,刘哲还会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分批将工作餐直接送至职工聚集的地方,省去职工跑到休息点的时间,让职工能够吃到热乎饭。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从年三十开始,刘哲一直坚守在第一线,将环丽中心内300多名职工的个人防护工作、全部环卫作业车辆的消毒、正常业务保障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作为一线环卫工作带头人,刘哲时刻将职工的身体健康安全与工作质量放在心上。疫情防控期间,他采购防护用品,为一线职工发放防护口罩、护目镜、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并安排专人每天对每位上岗职工进行体温检测并记录,同时抓好离京返京人员的信息登记,并要求对车辆、果皮箱每日多次消毒等。同时,他还积极想办法,与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一起,研究将消毒液、融雪剂和水进行科学配比,使用混合溶液进行日常洗地、融雪及雾霾降尘作业,将日常环卫作业与当前疫情消杀工作结合起来,尽己所能地为抗击疫情做着最大努力。

2020年2月初,环丽中心接到了西长安街办事处打来的求助电话,大方胡同街边连日来存放了大量装有生活垃圾的黑色垃圾袋,给周边的居民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恐慌与不安,请环丽中心实地调查后帮助处理。刘哲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发现数十袋打包的、未打包的大型黑色垃圾袋堆放在路边,里面隐约还能看到废弃的口罩等垃圾。严峻的疫情下,这些暴露在街头的废弃口罩、生活垃圾就等于一颗炸弹。为了防止垃圾扩散、防治疫情,刘哲迅速指挥将这些垃圾袋全部装车,并转运至专门的废弃口罩垃圾存放点。之后,他与堆放垃圾袋的单位进行了沟通协调,帮助他们解决了今后类似垃圾的存放和清运问题。在疫情面前,刘哲用实际行动体现了防控就是最大的责任和任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哲:用创新技术与责任担当守护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