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ufeng0299 发表于 2021-1-29 06:36:03

为什么要上好大学的10条事实

既然学历不等于能力,考个好大学有什么意义呢?名校学生的履历光鲜,是能力更强还是机会更多?自己并不是学霸学神,要不要拼一把进更好大学?关于这些问题,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早在1974年的一篇论文《市场信号:雇佣过程中的信号传递》就给出了答案。尽管雇主并不了解求职者的实际能力,但教育背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信号,使得求职者能够把自己和其他人区别开来,因而更容易获得机会。简单来说,学历并不等于能力,但对于雇主来说,“高分低能”的概率要远远低于“低分高能”。比起昂贵的“沙里淘金”,先用学历来筛选明显更经济划算。2001年,斯宾塞与其他两位经济学家凭借对“不对称信息市场”的研究摘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事实上,一个大学生在毕业学年时就将面临出路的选择:国内深造(保研、考研)、出国深造、直接就业。学历不仅影响着就业机会,也对选择深造施加着影响。为什么要进入更好的大学?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讲述关于这个问题的10条事实。​◆  ◆  ◆国内深造:名校的优势
01『保研 vs 考研』
你可能听过许多“考研难”的故事,但其实,保研是更主流的方式。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俗称“保研”。2020年,清北复交四所高校通过推免招录的研究生达到了近3000人。其中,复旦的推免直博尽管仅录取了632人,但计划招生数仍达到了1120人。
不仅如此,许多专业通过推免录取的硕士和博士,也明显多于统考招录。例如2020年清华建筑学院招收34名直博、57名直硕,通过统考录取35名博士和9名全日制硕士。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姚班”即隶属于该院)只招收直博和直硕,不招录考研的学生。
考研是“一锤子买卖”,保研则要求申请者“一贯优秀”,在大学期间保持成绩名列前茅。一些高校还会要求保研的申请者提供相关领域的科研经历和学术成果。顶尖高校对保研的青睐也不难理解。02『保研名额』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保研的资格,保研名额的多寡也与学校水平有关。大体来看,清北复交多于一般的985,985多于211,211多于“双非”院校。一些在某一专业领域卓有成就的普通院校,也可能获得比高一级院校更多的保研名额。北大2020年推免录取的博士和硕士当中,76.6%本科来自985院校。清华2020年推免录取的博士和硕士当中,79.3%本科来自985院校,超过95%来自双一流院校。其中,非双一流院校主要来自华东政法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院校。一个学生只有凭借突出排名取得保研资格,才能去参加目标高校的夏令营、参加保研考试。只有通过保研考试,才能取得预录取资格。尽管保研并不是一件轻巧的事情,但进入一所更好的大学也意味着更多的机会。03『本校保研』本校保研的难度,要比跨校保研低得多。站在学校的立场上,院系和导师也更了解自己培养的本科生。在本科阶段,许多学生也会通过本科生科研、学年论文等方式接触科研工作。如果学生本科阶段就在课题组“搬砖”,并且给导师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导师也更愿意将他们收入门下。实际上,清北复交的本校保研比例都达到了保研总人数的30~40%。如果算上出国深造和主动就业的学生,超过一半的同学都能保证有不错的出路。除此之外,即便不能本校保研,从高往低保,也明显比从低往高逆袭来得容易。人们常说,学历并不能决定能力的上限,但在很大程度上能划定一个人的下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要上好大学的10条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