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到我最需要的地方奔跑
正方:到我最需要的地方奔跑看到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参加的一次辩论赛主题:到我最需要去的地方,还是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奋斗!如今我的个人观念依旧是: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奔跑!只有满足了发自内心的需要,才能清醒地定下自己的下一个奋斗目标!
分析自身和企业的状况,弄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然后定下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奋斗,如何选择都无可厚非。本文从面上看起来是因为国企稳定的环境放弃了外企优厚的待遇,而我看来,这位大学生是选择了自己最需要的!如同买股票一样,他选择了长线蓝筹,而不是短线黑马。他想在长期环境较为宽松,能给他一个“家”的国企发展,而不是在高风险、高压力的长年四处奔波的外企发展。
诚然,有人会说这样的选择自利了些,可就算是选择了大西北,选择了国家的贫困地区,又何尝不是自已的选择,又何尝不是想经受磨练,实现理想的选择呢。
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掂量了自己的份量,分清了企业的性质和优势,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地方去发展,余下的就是朝着一个方向奔跑了。 妹妹出手了?加油!还有时间,可以继续修改哦。 分析可更透彻些。 本文有一个吸引人眼球的漂亮论点,即独辟蹊径、亮出择业的两个选择:“我最需要的地方”和“最需要我的地方”,择业究竟是要去“我最需要的地方”,还是选择去“需要我的地方”?开始就花开两朵,各有亮色。接下来,如果作者引用事实充分去“各表一枝”客观论证各自利弊,让这篇辩文水到渠成地落脚到“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奔跑,那就更漂亮了。
美中不足的是,该文中间论据部分并没有对主题充分展开有理有据的论证,而是对大学生“选择了自己最需要的”加以肯定,事实上已经让论点落脚于“只要是自己的选择就是对的”这样一个立场上,与开始的立论“到需要我的地方奔跑”走上了两股道,形成了论点与论据分崩离析的状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