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1-2-4 10:20:11

一年之计在于春,养肝护气少生病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有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之后,我们应该怎样顺应季节变化调理身体,下面和大家聊一聊。

1、春捂秋冻、穿衣要下厚上薄
一年之计在于春,养肝护气少生病!
立春不等于天气就变暖和了,气温变化无常,从体表温度上感觉还是有些冷的。俗话常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因为初春天气变化较大,乍暖还寒,体表的皮肤毛孔开始打开,御寒能力减弱,所以不提倡人们马上脱棉衣。

老年人和身体虚弱者应当尤其谨慎,年轻人即使觉得热,穿衣也要注意下厚上薄。研究表明,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而当日夜温差大于8℃时则是该捂的信号,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

2、注意养肝,护卫阳气
一年之计在于春,养肝护气少生病!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春天的三个月内,自然界阳气生发,这是个需要发散身体一冬天闭藏而积累的陈气的季节。天地万物都在生发,开始变得欣欣向荣。

所以,春季应该特别注意对肝脏的保护以顺应天时,春季应该多做利于“生”的事情,不做“杀”的事情。多做“给予”的事情,不做“掠夺、争夺”的事情,多赏人、赞赏别人,不惩罚、批评别人。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律就会伤肝,夏天容易生寒性疾病。这是因为春季木气没有生发好,夏季所对应的火也就不可能长起来,所以到了夏季会生寒性疾病。

3、饮食注意少酸多辛
一年之计在于春,养肝护气少生病!
《千金要方》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立春后阳气初生,饮食应适当增加辛甘温性的食物。辛甘食物可帮助发散阳气,温食利于维护阳气,如山药、春笋、韭菜等,都可以吃些;但不宜吃大热、大辛的食物,如羊肉、人参、附子等,以免阳气生发太过导致上火;同时应当减少酸味收涩食物的摄入,如海鱼、虾、螃蟹等,防止阳气生发不足,郁结在内,而生病变。

4、起居上注意早睡早起
一年之计在于春,养肝护气少生病!
春天人体气血需舒展畅达,提倡早睡早起,规律起居,以保护气血正常运行。即便晚睡,也不要晚于晚上11时之前睡觉。早晨起床后可以到户外散散步,放松身心,摆脱倦怠思睡的心理,主动调心摄神与自然顺应,以达到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状态。

5、做一些舒展的活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养肝护气少生病!
立春应适量多做舒展运动,最简单的就是伸懒腰。冬天气血循环缓慢,随着阳气的变化,经常伸伸懒腰,可以促进身体气血运行、推陈纳新。不过伸懒腰也是有技巧的:要使身体尽量舒展,配合有节律的呼吸运动。伸展时,全身肌肉用力收缩,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松弛下来,尽量呼气。

6、控制情绪,戒躁戒怒
一年之计在于春,养肝护气少生病!
中医讲春天属木,与肝相应,肝在生理上主疏泄,在志为怒,喜调达而恶抑郁。立春时节,情绪上要戒躁戒怒,忌心气抑郁不舒展,宜保持心境平和、畅达乐观。借立春阳气上升之机,适当地调摄情志,可以使阳气由胸中主动得以宣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年之计在于春,养肝护气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