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民间智慧” 延长服务“手臂”
象山工会整合社会组织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工会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工作是党中央赋予工会组织的重要使命,也是推动工会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今年以来,象山县总工会充分利用工会联系引导优势,挖掘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潜力,多途径拓展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探索形成“组织覆盖—项目带动”的工作机制,有效延长了工会服务“手臂”,真正凝聚起了社会组织“民间智慧”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
联系引导:挖掘“民间智慧”参与社会治理潜力
2020年,一场特殊的疫情,给象山很多职工的正常工作、生活带来了影响,职工面临工作、生活被打乱后带来的各种焦虑和烦恼。为解决职工心理问题,今年象山县总工会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陈慧香心理学习小组开展心理培训讲座,及时疏导职工情绪,帮助职工们快速走出心理盲区,受到职工欢迎。
作为全省社会组织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象山县,像陈慧香心理学习小组这样的社会组织还有很多,这些社会组织种类丰富,活跃在基层社会方方面面。
如何充分整合这些草根社会组织,让他们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协作力量,象山工会一直在挖掘这股“民间智慧”中的社会治理潜力。“通过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我们希望在延长工会服务‘手臂’的同时,也能引导这些‘草根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去。”象山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翁华清表示。
今年年初,象山县把建立工会联系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机制作为年度重点改革项目,探索“工会+社会组织”工作模式。经过一年探索实践,目前,象山工会初步形成了“组织覆盖—项目带动”和购买服务方式的联系引导社会组织工作路径,有效推动工会与社会组织融合发展。
在组织覆盖方面,象山工会通过单独建会、联合建会、区域(行业)覆盖等形式,在社会组织中推进建会工作,密切工会与社会组织联系。在完成建会工作后,采取项目带动方式加强与社会组织融合互动,“我们通过项目带动重点扶持了包括象山县雄鹰应急救援队、塔山社区、海上老娘舅等7家社会组织。”县总工会组织人事和基层工作部部长张彩萍介绍道。
在购买服务方面,县总工会先后向县雄鹰应急救援队、县美容美发协会、县绿丝带志愿者协会、县律师协会等社会组织购买了12项专业服务项目,内容涉及职工健康关爱、心理适应、婚恋交友等多个方面。
今年,象山工会联合社会组织开展服务720场次,受益职工3万人次,职工满意率达90%以上。“通过运用市场化、社会化方式,我们不断提高工会服务职工效能,精准回应职工群体多样化需求。”翁华清说道。
大力培育: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
“一年64场心理知识讲座开展下来,我们团队的能力可以说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作为心理学习小组组长,陈慧香亲眼见证了团队的成长。
今年,陈慧香团队承接了象山县总工会购买的64场心理知识讲座服务,为数千名职工开展心理知识培训。“以前我们从来没有机会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课,为了提升讲课质量,每次开课前,我们都会在团队内部进行试讲,讲得好的才会安排上去讲。”陈慧香说,这对团队成长有很大的帮助,现在除了工会请去讲课,也在和其他部门合作,“有了工会,我们才有更广阔的舞台。”
“联系引导劳动领域社会组织除了工会自身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会组织其实也很需要来自工会的支持,通过工会联系引导,一批社会组织也被孵化、发展起来,并紧紧地聚集在工会组织周围。”翁华清说。
象山县有大大小小几百家社会组织,其中一些社会组织存在活动缺少、专业性不强的问题,而工会组织提供的“市场”让不少社会组织有了更多活力,同时工会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服务项目也让不少社会组织变得更加专业。
“我们的队伍从11个人发展到目前拥有55名正式队员、120余名志愿者,队伍发展这么快,影响力这么大,这背后离不开工会的支持。”县雄鹰应急救援队队长胡可说道。
该救援队组建于2014年,是一支自发组建的民间救援团队,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紧急救援的社会公益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着资金短缺、人员不足等难题。2015年7月,象山县总工会在该救援队中成立全省首家社会组织工会,通过建会方式加强组织引导,并通过项目带动的方式,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资源匮乏、造血能力不足等,一直是不少社会组织的通病,我们通过项目扶持,既能服务职工,为职工提供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培训,又能为社会组织发展引入源头活水。”县总工会副主席童立琴说道,同时工会组织通过联系引导社会组织,也让工会参与社会治理有了一个抓手。
如今,随着县雄鹰应急救援队发展壮大,在越来越多的重大应急救援行动中,都可以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而这也让工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得到扩大。
精细服务:夯实工会参与社会治理基础
今年9月,在象山县丹东街道塔山社区丹峰东路,由商户们带来的“志愿服务一条街”活动如期举行,作为一项连续开展5年的公益活动,每年都会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理发、艾灸、量血压等服务。
因为商户们热心公益,渐渐地,丹峰东路有了一个特殊的名字——“261爱乐益街”。“261”是这条街的长度,它的谐音是“爱乐益”,体现了爱心商户热心公益。今年,根据这个特殊名字,塔山社区联合工会牵头成立了“261爱乐益街”志愿服务队。
作为象山城区中心社区,塔山社区有4500余户居民,常住人口1.3万人,人口众多,事务繁杂,社区管理力量明显不足。“光靠我们几个人管理和服务这么大一个社区,忙都忙不过来,为此社区联合工会通过‘外结合,内孵化’模式,激活社会组织力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塔山社区联合工会主席陈素静说。所谓“外结合”就是社区把象山一些做得好的社会组织引进来,为社区职工群众提供服务;“內孵化”就是在社区内部进行“孵化”,让更多的社会组织成长起来,像“261爱乐益街”志愿服务队就是社区“孵化”出来的一支社会组织力量。
“除了项目支持外,我们还在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这些社会组织支持,让社区职工之家成为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先锋阵地。”翁华清说。
在象山,像“261爱乐益街”志愿服务队这样通过工会“孵化”、聚合起来的社会组织队伍有百余支。这些“微力量”虽小,但他们汇聚起来的合力,正在成为象山社会治理的一股中坚力量,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心理咨询、养老服务、救灾救助、困难帮扶等社会治理难题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