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贯通激发技能成才新活力
2021年伊始,广大高技能人才迎来一个好消息。人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在工程技术领域基础上,将贯通扩大到更多领域,在技术技能融合程度较高的领域实现应通尽通、能通尽通。这意味着相关领域的高技能人才,今后可以像专业技术人才一样参加职称评审了。高技能人才是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坚实基础,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矢志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培养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愈发迫切。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束缚高技能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不少。在“十四五”开局、新征程开启之际,人社部出台政策实现两类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大面积“扩围”,是以改革攻坚为高质量发展清障开路的关键之举,是人才队伍建设领域“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的重要举措,将大大拓宽高技能人才发展空间。
贯通两类人才职业发展,是职业技能评价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一大步。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试点取得的积极成效表明,这是一项人才受益、企业欢迎、社会点赞的改革举措。把这一改革引向深入、推向更大范围,符合现实需求,适应人才融合发展趋势。看推出过程,这一步迈得稳。从梳理经验做法到广泛听取建议再到征求多方意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让这项改革有了坚实牢固的民意基础和现实基础。观覆盖范围,这一步跨得大。从工程技术领域扩大到以8个职称系列为主、鼓励其他系列贯通,体现了改革的力度和强度。析具体举措,这一步走得实。政策充分考虑高技能人才的特点,让他们不仅“能参评”,还能“评得上”“评得快”,确保改革出成效、见实效。坚持扩大受益面和提高含金量相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相统一,必将充分彰显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对人才队伍建设的牵引和撬动作用。
贯通两类人才职业发展,是更好发挥用人单位自主评价权的一大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高技能人才更是企业的顶梁柱和核心竞争力。企业等用人单位作为人才使用主体,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人,更了解人才实际情况,对市场的感知更为灵敏,对岗位设立更有发言权。此次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开展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有利于把企业使用和培养人才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为更多技术“大拿”脱颖而出、施展才华搭建平台。从企业和职工的角度看,能带来互利共赢。企业提高了评价人才的自主性和灵活度,职工增强了学习技能、精进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形成企业因技能褒奖职工、职工以技能回报企业的良性循环。从人才管理的角度看,意味着一举多得。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这是通过放权放出技能人才领域更多活力的过程,是通过改革改出技能人才广阔前景的过程;对于企业而言,这是通过自主评价用好用活技能人才的过程,是通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塑造更强竞争优势的过程。政府更有为,市场更有效,必将形成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贯通两类人才职业发展,是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的一大步。职业发展存在“天花板”,只能走“独木桥”;人才评价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唯奖项……种种瓶颈和弊端,不仅影响了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也降低了技能成才对广大年轻人的吸引力。此次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扩面提质,进一步破除“四唯”倾向,强化技术技能贡献,突出工作实绩,释放出沉甸甸的改革红利。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可以促进技能人才待遇提高、社会地位提升、获得感荣誉感增强,能够加快破除思想观念障碍,吸引更多人热衷技能、选择技能。实现更多领域两类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打通的是技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畅通的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道路,疏通的是人才合理流动渠道。直面制约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提高的问题,找准突破口,瞄准发力点,精准施策,久久为功,必将推动全社会更加尊崇技能、尊重技能人才,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路径清晰待奋进,愿景美好靠行动。各地各方面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拿出实招硬招管用招,苦干实干加油干,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气力狠抓落实,就能更好激发高技能人才创新活力,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