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1016期】《团队精神》助推班组员工一起成长
张井霞董朋
近日,从山东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机电队电修组传来好消息:组长王力生当选为兖矿集团首席技师。青工司新江在今年第五届山东省青年职业技能比赛中成绩突出,被授予省技术能手称号。
该班组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奥秘是什么?11月30日下午3:00,笔者带着疑问走进该组探个究竟。
“能有什么奥秘,这还多亏组里师傅们的帮助。”得知笔者的来意,37岁的王力生腼腆地和笔者握手、并让进工房。在一旁看书的工长赵延博接上话茬:“就是《团队精神》让我们懂得了以一当十并不难,难的是以十当一。这套书不仅读出了班组的精气神儿,而且凝聚了班组的团队力。”“俺组长不藏着掖着,工作中有什么疑难问题我们都愿意找他请教。”坐在一旁的青工范鹏对笔者说。
2006年,电修组仅有3名技师和一名高级工,平常学习也仅局限于区队每周一课。自从王力生参加山东省青工技术比武荣获第一名后,激发了大家争做学习标兵的热情,大家不再满足每周一次业务学习和个人的小打小闹。优秀的团队精神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优秀的团队,才能造就诚信、团结、高效、自律的班组队伍。在矿井推行全员“三本书”学习活动中,《团队精神》成为他们班必读书目之一。王力生就带领大家制定3年成长规划、完善了《学习型班组创建办法》等相关制度,区队领导也为电修组组配置了书桌、书橱、100多册资料、2台电脑。班组成员不满足现有的学习资料,都纷纷捐出自己的藏书充实书橱,自掏腰包又购买3台笔记本电脑、自己动手制作PLC控制模拟盘。一方面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矿井绞车新技术、新方法,共享技术成果;一方面轮流授课,相互讲解工作现场小经验、小窍门,破解工作中的难题,三是结合个人成长规划,有重点的个人自学,慢慢形成了个人业余学、班前相互学,班后总结学特有的学习模式。今年6月份矿井大检修期间,在瑞典技术专家未到的情况下,他们凭借班组团队力量,利用现有图纸、资料,自己修改完善技术参数,优化系统设计,成功实现了过去由“洋人”垄断的主井绞车液压站系统技术改造。
现如今,这个组先后对副井单、双罐提升机电控系统、主井卸载控制PLC系统等8项技术改造,每年可为矿井增收效益2000余万元。班组12名员工中已有高级技师4人、技师5人、高级工3人。 配个照片开就好了! 老师,学习了
才能“早”就----是不是这个 造就 啊
回 3楼(baihuahe) 的帖子
谢谢老师的指导。 高级工3人这里是不是丢了一个字 应该是高级技工3人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