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煤三代”
我爷爷和父亲都是在煤矿工作,可能因为耳濡目染的关系,我长大之后,决定来到了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牛儿庄采矿公司(未改制时叫做峰峰集团牛儿庄矿)工作。当时心里的想法是模糊的,但现在想来,信念却愈发清晰,也许投身煤矿就是我的使命,也是我最终的归宿。爷爷最初是在峰峰一家胶厂工作,后来煤矿招工,他便和同村的20多个人一起来到煤矿当工人,一共被分配到了三个矿,分别是黄沙矿、孙庄矿和牛儿庄矿。不过,到最后只有三个人留了下来,爷爷就是其中一个,他在孙庄矿的采掘区一干就是一辈子。从父亲的口中,我只是得知了爷爷参加工作的大概时间,但具体的工作环境却不得而知。峰峰矿务局始建于1950年,爷爷大约是1955年来到煤矿上班的,距离建企没有几年。在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我能想象的出来,爷爷当时是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下工作,机器设备落后,资金短缺,住宿条件也是相当差的,毛坯宿舍不说,躺的是草垫子,澡堂四面漏风,食堂是临时窝棚,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这一代人为峰峰煤矿的开疆扩土。爷爷虽然不是技术骨干,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一线工人,但也是付出了辛苦和汗水的,而且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代峰煤人。
1972年,父亲18岁,煤矿招工人子弟。受爷爷的影响,父亲来到了孙庄矿上班,和爷爷分到了一个单位。比起爷爷,父亲这个时候的生活待遇相对来说还算不错,虽说住宿条件还是很差,和爷爷当时的住宿条件没好多少。但每月除了几十元工资之外,还可以领到细粮饭票。80年代初,孙庄矿不断投入新设备,创新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矿工们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父亲是初中毕业,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脑子又灵活,学习能力强,辗转了几个单位之后,于1989年调到了矿工资科,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二十年。2007年,五十多岁的父亲因为患高血压,用脑过度就会引起头痛,不得不放弃了工资科的工作,又回到了保卫科。此后偶然的一次机会,父亲跟着一位在矿上画壁画的老师傅自学了壁画,每逢单位有需要的时候,他就站出来作画,发挥自己的小才能。直至2012年的时候退休,父亲这才算是结束了自己的煤矿生活。如果说爷爷是勤劳务实的“实干家”,那父亲就是聪明多才的“煤二代”。他既传承了爷爷能吃苦肯战斗的精神,又具备了自己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进步的创新能力。他和爷爷,为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和不断壮大,用不同的方式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
2000年,我参加工作来到了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牛儿庄采矿公司,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煤三代”。和父亲的经历有些类似,经历了两次调动之后,我到了公司工会干宣传。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个时候,煤矿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以前的脏乱差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窗明几净的办公大楼,干净整洁的员工公寓,24小时服务的职工澡堂和食堂,就连井下工人也都穿着整齐的工作服。这一切的变化让我不得不感叹父辈们的辛苦付出,让我们这些后辈享了福。2008年,牛儿庄采矿公司升级打造园林式美丽矿山,对厂区进行全面大改造,清理杂草,硬化地面,创建凉亭、鱼塘、假山,种植灌木、草坪和各种树木,开辟了健身园、安全园、廉洁园等区域,根据各个区域购置了健身器材,石桌、石凳等,使得厂区旧貌换新颜。工作和生活在牛儿庄采矿公司的职工,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心灵上,都有了美的享受。在这里,我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稳定的收入,幸福的生活,都要得益于企业的给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