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1-3-9 18:06:21

健康怎样“吃出来”

  平日里,“吃”往往是主题,在享受美食之余,消化不良也可能会“找上门来”。2月26日14:00,济南日报健康姐妹花邀请到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蒋莹,为正在准备过元宵佳节的粉丝带来了“肠胃动力”。
  “消化”究竟是什么呢?蒋莹解释说,人的消化器官把食物变成可以被机体吸收养料的过程就是“消化”。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的“脘痞”“胃痛”“嘈杂”等范畴,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宜辨证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等法治疗。
  如何判断自己患上了消化不良呢?蒋莹说,如果发现自己的腹部又堵又涨,甚至有气体进入口腔,就怀疑是消化不良的症状了。
  消化不良是怎样造成呢?蒋莹认为,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包括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炎症,使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失调。患者的精神不愉快、长期闷闷不乐或突然受到猛烈的刺激等均可引起。胃轻瘫则是由糖尿病、原发性神经性厌食和胃切除术所致。蒋莹说,暴饮暴食、短时间内摄入过多食物,都会造成消化不良。
  注重进餐和消化不良症状的关系有助于判断分析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基础,即是酸相关性疾病还是动力相关性消化不良。食物能缓冲胃酸,使胃pH值上升,因而能减轻胃酸刺激引起的症状。如患者空腹时上腹不适、疼痛或发胀,进餐后减轻,很可能是酸相关性疾病。如患者在进餐后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早饱和上腹胀等症状,而空腹时无症状,或空腹时也有症状,餐后加重时,应注意有无过多或不当进食,以致出现胃消化负荷加重或出现不符合胃消化生理的情况。如无食物因素,上述症状可视为胃动力障碍相关性消化不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怎样“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