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蓝领精英的冠军奋斗之路,让牛群泪洒当场
他是车间里的艺术家,一把焊枪磨出绣花功夫。
他在毫厘间铸造辉煌,
累累伤痕是他荣耀的见证。
他就是90后中国焊工——曾正超。
曾正超,用四川话念就是“真正超”。
四川话的“超”是指很厉害的意思。
父母为他取名字的时候,
应该想不到20年后,
他们的儿子会人如其名,
成为焊工技术里真正的“超哥”。
1995年,曾正超出生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他从小就有一个大侠梦,
梦想有一天能成为一位武林高手,行侠仗义。
但是在这个和平年代,哪儿需要什么武林高手?
于是他立志当一名技术高手。
后来他顺利进入四川省攀枝花市技师学校,
成为了一名焊接专业的学生。
在学校里他的刻苦和努力引起了老师的注意。
曾正超的老师周树春评价他:“比较踏实,比较肯干,比较认真”。
毕业后,曾正超顺利地进入了中国十九冶集团,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焊接工人,并被焊接教练选中成为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的集训选手。
世界技能大赛被称为“世界技能的奥林匹克”。
是最顶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
项目包括缝纫、美容美发、焊接、甜点制作等等,
赛事集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手,
此前两届赛事的金牌几乎都被欧洲选手包揽。
中国队只获得过银牌。
曾正超憋着一股劲。
集训期间,他每天要进行10多个小时的实操训练。
他说:“焊接就跟刺绣一样,要做到非常精细,对手的稳定力要求特别高。”
一次又一次地反复练习,就算手上全是被焊光铁水灼伤的伤疤,
他也可以做到纹丝不动。
凭着这一股韧劲儿,曾正超在几十个国家队集训选手中脱颖而出,
成为了代表中国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的唯一选手。
最终,他一举夺得焊接项目的金牌,成为中国世界技能大赛金牌第一人。
在节目录制现场,看到曾正超手上的几十个伤疤,牛群和黄小蕾泪洒当场。
“你是真正的超越。你把理论和实践焊接了,把精神和物质焊接了,把梦想和成功焊接了。靠什么焊接的?精益求精。这就是大国工匠精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