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1017期】“班组天地”助80后的我叫板70后
“班组天地”助80后的我叫板70后
(周静)
“小周,不错呀,第二名!你可是前三名中唯一的一个80后!真给咱恒源煤矿争脸了!”荣获皖北煤电集团公司职工技能大赛新闻采写专业第二名的好消息让我欣喜若狂,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真的战胜了那些生于60、70年代的新闻前辈了吗?欣喜之余,我还给自己设计了获奖感言,“能获这个奖,我要特别感谢《工人日报》‘班组天地’和中企员工互动平台……”。
在一个多月前比赛中,看到来自各矿的新闻写作精英时,我心里一点儿底也没有,很多选手都有着十多年的新闻写作经验,还有一位前辈的工龄都快赶上我的年龄了。我采访的主题——前岭矿和谐矿区建设确实有不少好做法,可在现场采访中,工会副主席边其珍念的汇报材料干巴巴的,让我头脑空空、毫无灵感。好在来之前我已经做足了功课,把平台上老师发的《编通往来》认认真真地读了好几遍,其中第五期的《新闻学堂:企业新闻写作浅谈》中的理论正好派上了用场,文中说,想挖掘出好的新闻题材,必须要感官敏锐、善用七窍。于是我调动所有的感官,跟边大姐一起走访了好几个单位,跟采访对象拉家常、说感动、谈琐事、聊趣事,记了满满七八页纸:采一区的赵飞通过员工诉求平台针对班中餐提的好几次建议都被及时采纳了;本着尊重人的原则,把“三违”帮教转变为“爱心帮教”;矿上建篮球场、卡拉OK舞厅、游泳池等,丰富了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等等
采访到的东西虽不少,如何下笔可让我犯了难。写了撕、撕了写……反反复复地折腾了好几回,我也没想出个出彩的角度,把这些支离破碎的信息自然地连接起来,而当天就必须要交稿,凌晨四点多,无计可施的我只好打开平台的网页,从“班组天地”中汲取力量。1008期中夏忠老师的一篇稿子《领导看中他的“缺点”》激发了我的灵感,领导最看重的应该是员工的优点,可夏忠老师却反其道而行之,用“缺点”吸引了我的眼球,他笔下说话不拐弯的“捣石锤专家”邬效春、“抬杠专家”许钱保个性鲜明、形象生动。何不效仿夏忠老师也从中找一找“缺点”?我一拍脑门:“有啦!”于是我写下了《“刺儿头”矿工“晒”体面生活》的标题,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了三个典型的故事,拟出了班中餐“刺儿头”——赵飞、“三违”“刺儿头”——小王、90后“刺儿头”——李守康三个小标,以小见大地反映前岭矿和谐矿区建设的成果,接下来的事儿就可以用那句诗来形容了:“下笔如有神”。就是这篇文章让我在叫板众多70后新闻前辈的战斗中,赢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当然,我在写作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不过我想,有“班组天地”这个秘密武器,我一定可以在下次向新闻前辈的叫板中登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