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王”老王
今年47岁的老王其实并不老。老王属虎,他给自己起的微信名叫“虎落平川”,朋友问他什么意思,他笑而不答。老王是90年代的大学生,极聪明,工作中爱琢磨,效率也高,也因此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称赞。但老王有个特点,爱“抬杠”,如果他要是跟你“杠”上了,不分出胜败绝不收兵。凡是跟他“杠”过的,都领教过他的厉害,进而对他敬而远之。但有些不知他根底的人,遇上事跟他“杠”上了,几十个回合下来,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最终丢盔卸甲败下阵来。久而久之,“杠王”的名头传遍机关科室,大家都知道了身边有一个“杠王”。
忘了介绍,老王是渤海湾畔一个油田作业区机关的一名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井区调剖调驱工作的协调和实施,手里大权在握,乙方施工队结算都要看他的脸色。但老王从来没有把这个权力当回事,也没有肆意、任性行使过,按老王的话说,我只是一个打工的,越位了是要红牌罚下的,这买卖不划算。
老王“杠”是有底气的。老王爱好广泛,爱看拳击、篮球,喜欢打羽毛球、台球;也喜欢追剧,曾有过一晚上追完一部40多集电视剧的记录,至今引以为豪。
举两个老王“抬杠”的例子,一次大家讨论如何控制措施工作成本的问题,别人都说如何的精打细算降本成,老王偏偏说,不划算的工作量就该砍掉,还精打细算什么。别人反驳道:工作量是层层领导研究讨论最后定下来的,砍掉岂不是显得领导无能。老王说:不划算就该砍掉,管他什么领导。最后大家争得脸红脖子粗,不欢而散。
还有一次,大家讨论寄宿学校学生带手机的问题该如何管理。大多数人倾向于问题根本在于孩子家长身上,如何家长管得严,孩子就不会把手机带进校园。老王却一口咬定就是学校的问题,如果学校管理的严,孩子就不可能或不敢带手机进学校。双方展开了一轮轮辩论大战,像极了“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论战,最后不了了之,这是老王“杠王”生涯中罕见的平局之一,但老王不服气,声称最后的胜利一定是他。
老王“杠”战的主战场一般在酒局上,一杯酒下肚,老王的“杠劲”就上来了,这时他两眼放光,炯炯有神,蓄势待发,全神贯注地捕捉“杠机”,一旦抓住,思维、话语如滔滔之水汹涌而出,排山倒海压过去,见着气势,对方三五个回合就败下阵去,输的一塌糊涂。
不过老王抬杠却丝毫不影响友谊,该杠就杠,杠完接着喝酒。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果真,“杠王”名不虚传。
我和老王是朋友,也曾领教过“杠王”的厉害,不过我们大家倒是挺喜欢他的,因为老王热情、大方,酒量也不错,有了这样的朋友,就多了一种热闹和烟火气,这就是生活。
最后来个剧透,老王大名叫王东华,毕业于原大庆石油学院,目前在油田陆上作业区油田管理科工作。至于是哪个油田,保密,我怕老王看到了要我请客。(杨军) 哈哈哈,只要无伤大雅,抬抬杠也挺有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