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1018期】《岗位精神》让咱明白如何去工作
【跟帖1018期】《岗位精神》让咱明白如何去工作“在800米井下出力流汗不仅仅是为了挣钱?岗位是成长历练的基石,在岗位上成长,除了增加知识和技能外,更多的是自己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每日下井前,山东兖矿集团东滩矿机电安装工区生产一班14名职工相互鼓劲,而引发感慨的是一本叫做《岗位精神》的书籍。
“世间每一份工作,都有可以改进的余地。”12月8日下午3:00,笔者利用年终矿工会“职工之家”检查验收的时机来到该区,在生产一班会议室黑板上,看到这样一句广告色隶书体写的话。“这句话来自于《岗位精神》。”车间工会主席赵永军对笔者说:“井下高速架空乘人装置在东滩矿应用是一项新设备,主要部件都是进口的,工艺、质量精度要求高,矿上要求的特别严,接受安装任务后职工都发憷,觉得干不了,有发牢骚的,有干脆装病不上班的。班长王广会便用书中的鲜活例子鼓励大家,这句话更使大家放下了思想包袱,‘别人能干的事咱也能办成’的信念支撑下顺利完成了安装工程,经专家鉴定工程质量达到行业标准。领导满意,再接再厉,他们又先后安装了5部国产高速架空乘人装置,质量和性能均达到行业标准,实现了设备从进口到国产的转换。”
“启发我们不断进步的文章在书中很多!”在会议室修理灯管的该班职工刘明文接过话茬:“以前我认为领导给俺们推荐书看是为了应付上级,所以也没当回事,发给的书扔在澡堂更衣箱一个多月,后来休班的时候拿回家一读,乖乖,写的还真是那么回事。记得有个洛克菲克的成长故事,人家从最简单、最枯燥的工序里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一年下来为公司节约了5亿美元开支。可咱是怎样对待工作的呢?你比如,电缆在煤矿井下是应用最广、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大家在处理电缆中间接头时粗枝大叶,经常出现断电影响生产的问题,这可是工作中的大缺陷和安全的大隐患啊,我们以世界石油大王为榜样,从平凡中干起,学习借鉴先进的制作工艺,利用多种材料反复试验,最终采用防水性能好、抗拉力度强、密封程度高的三芯冷缩中间接头的制作工艺,控制了电缆中间接头易发热、抗拉强度低、密封不好的弊端。运用这种新技术、新工艺先后制作电缆接头100多个,没出现一次问题。”刘明文的脸上带着收获的喜悦:“人生的成功离不开工作岗位的磨练啊!”
一本不足200页的小书改变了大家对岗位和工作正确的理解,随手翻动大家一笔一划手写的读书体会,笔者想:为什么一个班组会有3人被聘为高级技师、5人被聘为技师、2人被聘为高级工,目前又有4名职工参加集团公司高级工技能考核答辩?为什么这个班的青年职工刘明文会被矿评为“十佳”青年岗位技术能手,职工马延伟会在集团公司第五届青工技术比武中获得矿井维修供电专业实践操作第二名的好成绩?答案似乎就在《岗位精神》的书里写着:“能力的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只有真正理解了岗位精神,你才能够成为岗位的先进者、优秀者。”(王建)
再发一遍,各位老师教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