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说题】“十二五”:技术工人建功立业新平台——杨建 李明
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我们曾创造出郝建秀工作法、倪志福钻头、振超效率;曾拿到国务院津贴、中华技能大奖,曾被外媒誉为“最有影响力”的群体。站在2010岁尾眺望即将走进的“十二五”,我们渴望建功立业,愿靠自身努力改变一些企业“有订单没技工、有图纸没产品”的窘境,在新的历史舞台上尽展中国技工的力量“十二五”:技术工人建功立业新平台【主持人说题】■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技术标兵杨 建■ 辽宁葫芦岛锦西石化热电公司 李 明 再有20天我们将进入新的一年。“十二五”期间,我们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制造业优化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这些重大任务的完成,都需要有创新能力的技术工人参与。可以说,“十二五”为我们技术工人提供了建功立业的新平台。 回顾祖国建设、企业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我们技术工人的作用都不可小觑。过去,我们曾经为创造出郝建秀工作法、倪志福钻头、振超效率而骄傲过;改革开放时期,我们曾为这个群体中不少人拿到国务院津贴、中华技能大奖而自豪过;当今,我们又为被外媒誉为可以影响世界经济的群体而扬眉吐气。眼下,站在2010岁尾眺望即将走进的“十二五”,我们渴望建功立业,期待着超越自我,接过老一代技术工人的创新接力棒,靠自身努力改变一些企业“有订单没技工、有图纸没产品”的窘境,在新的历史舞台上尽情展现中国技工的力量,再创历史传奇! 请相信我们,我们有能力当好创新接力的火炬手。在“十二五”的挑战接力中,继续肩负节能减排、挖潜增效的使命,让能耗大的老式作业寿终正寝,让狼吞虎咽能源的“大鳄”闭嘴停食;继续钻研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挖潜节能增收节支;继续想方设法去发明创造,消灭“老、大、难、险、危”的操作拦路虎;誓做技术创新的火炬手,争当创新的实践者,成为创新的发明人。 我们有实力当好优良工艺和传统的岗位传承者。不但要继续弘扬勤劳、赤诚、坚韧、朴实的优良本色去坚守岗位,还要传承老一辈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去奋战岗位,学好他们为祖国“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奉献精神,继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人王进喜的敬业精神,紧跟时代先锋许振超“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拼搏步伐,在各自的岗位上,实现自我职业的“规划大计”和人生宏图。 我们都知道,大力发展制造业离不开技术工人的聪明才智。自2008年开始,国家将一线的蓝领纳入享受特殊津贴的选拔范围。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则更具体地规定在技工岗位上聘任首席技能专家,享受正处级待遇,年薪可以达到10万元。首席工人引导效应,一下暖热了整个技术工人群体,也让过去只知道在一线摸爬滚打的技工们得到了应有的尊重,看到了自身价值和发展前景,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在追求“成名成家”的阶梯上奋力攀登。中国石油抚顺工建三分公司的赵林源靠一股不服输的人格魅力,从初中毕业生成长为“密封大王”,并因此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09年1月9日,赵林源站在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他还被昆明技术学院特聘为客座教授,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博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在中国企业的沃土上成长起来的赵林源式人物,可以说数不胜数。班组职工进军“十二五”这些人则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在“十二五”这个扬洒激情的时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强国的转变中,技术工人群体将再塑产业工人的辉煌,续写“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新篇章。 尊敬的夏老师您辛苦了!!!
热烈祝贺上稿的老师们!!! 感谢夏老师精心修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