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cdb123 发表于 2007-7-26 15:41:43

修改,图,小学文化员工解决大难题

夏老师:您好!按要求精简了文字,补充了图片,请指正!谢谢!
学生: 帮菊

                                     小学文化员工解决大难题
      “文化不在高,只要肯动脑筋照样有‘绝招’。”7月9日,重庆市松藻煤电公司原煤运输部员工们议论纷纷,原来钳工蒋功兴的一项技改成果,在单位合理化建议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只有小学文化的蒋功兴,看见员工们平时用油漆刷涂抹移动链条加油润滑时,发现既不安全效率又不高。今年6月初的一天,他在家中用水箱洗澡时突然受到启发,第二天他就动手在四线移动皮带链条上方制作了一个储油箱,油箱下方安装一个球阀,球阀出口正对链条,加油时,在链条工作中打开球阀,流出的润滑油即均匀加到链条上了。
      图为蒋功兴(左二)与工友一起悉心研制加油器
      文图/ 帮菊
稿件已经过单位宣传部长陈昌荣审核
联系地址:重庆市松藻煤电公司洗煤厂
邮编:401446
电话:023-48733123(办)13098690151
联系人:帮菊

liuhaojun 发表于 2007-7-28 14:23:46

回复: 修改,图,小学文化员工解决大难题

呵呵,为蹲在地上的工人兄弟拍照,构图不好把握。建议换一种方式拍。

xxcdb123 发表于 2007-7-28 15:26:55

回复: 修改,图,小学文化员工解决大难题

呵呵。

一目九行 发表于 2007-7-28 15:31:27

回复: 修改,图,小学文化员工解决大难题

“小学文化”对这个员工来说很刺耳,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是否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呢?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xxcdb123 发表于 2007-7-28 15:40:34

回复: 修改,图,小学文化员工解决大难题

呵.

xxcdb123 发表于 2007-7-28 21:27:07

回复: 修改,图,小学文化员工解决大难题

谢谢各位交流指导!
其实我这篇稿件是征得文中主人同意的,从标题、内容到图片不但给单位宣传负责人把关,而且都是给班组职工们检查审核的,如果他们不同意是不能写的。严格的说人物类稿件都应该这样,一是尊重主人翁,二是避免纠纷。我们单位都是这样要求通讯员的。所以对这位员工“刺耳”多余的了。
至于标题,我其实是从一篇新华社记者稿件的标题受到的启发,他也是用的“小学文化”,我通过了解班组职工后拟的标题。所以标题与“构建和谐社会”没什么联系,不能片面理解和谐社会。
谢谢!

胜利顾永强 发表于 2007-7-28 21:31:39

回复: 修改,图,小学文化员工解决大难题

  我认为”小学文化“没有什么不妥,只是作为标题是不太好,再考虑一下。他”原始学历“是”小学文化“,后来经过自学虽然可能没有取得什么学历上的变化,但解决难题的本事提高了。似乎没有什么不合适。
  稿中背景介绍得不是很清楚,或者有点轻描淡写,革新过程也有创意,只是效果没有说清楚。

xxcdb123 发表于 2007-7-28 21:37:46

回复: 修改,图,小学文化员工解决大难题

哈!谢谢顾老师,在全国很多报纸都能经常看见你的文章!很敬佩你!
其实我是专门投递“班组摄影”栏目的,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有的地方太简略了,没展开写,这是按夏老师点评后的要求改写的。
其实这篇稿件我主要是想强调一个观点“创新与学历等无关,只要肯结合实际动脑筋就行。”

bztdxxl 发表于 2007-7-30 12:50:40

回复: 修改,图,小学文化员工解决大难题

大家所评都有道理,尤其标题中出现“小学文化”字样的确不妥,平台首页已引用了此稿,标题做了改动,觉得好些。现在时间来得及,你再做下改动吧!

xxcdb123 发表于 2007-7-30 23:17:58

回复: 修改,图,小学文化员工解决大难题

夏老师您好!谢谢鼓励,我正在冥思苦想标题,力争把标题做好,谢谢!
学生:帮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修改,图,小学文化员工解决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