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1-4-29 21:05:15

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拿古诗做口诀,理论培训过关了

拿古诗做口诀,理论培训过关了(图1幅)◎夏忠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3月19日,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实操间传来朗诵古诗的声音。文娱排练咋改在实操间了呢?班组的几个小伙子好奇不已,过去看一看。
他们从窗子里看到,起重班的老师傅们围坐在一起,班长陈斌站在中间,老师傅边背诵古诗,边用“芒刺”将钢丝绳拨开。哦,原来是在练习手工镶编起吊绳。
这几位年过半百的老师傅,因起重技术精湛而被誉为“定海神针”。大伙说,有他们在,再难的吊装作业,心里不慌。望着认真练习的老师傅们,小伙子们想起了前几天那尴尬的一幕。
公司海外项目部没有镶编起吊绳的机器,起吊绳要在施工现场手工镶编。为此,厂里组织手工镶编培训。刚开始,小伙子们没上心,觉得不重要,没啥学头。
陈斌告诉大家,手工镶编需插紧,拽牢,在外行人眼里是项粗活,实际上特精细。钢丝绳直径不同,镶编的“股”数不一样。绳头、绳尾拨开几圈很“讲究”,少半圈或多半圈会造成起吊绳长短不一,吊装时受力不均,致使所吊装设备头重脚轻,无法就位。还有镶编多少个“麻花”也要测算好,少一个,起重量就变会小,导致安全系数降低,缩短使用寿命。
知道镶编的重要性后,小伙子们打起精神,认真听讲,仔细揣摩,反复练习。经过3天学习后,他们考核过关。记得“交卷”时,几个老师傅镶编的起吊绳不合格,被退回,重新镶编。青工们都顺利过关了,而有30多年工龄的老师傅却不合格。听到大家的议论,老师傅们则低头不语。
青工张德恩压低声音说,前天中午,几个老师傅找他“取经”。他的窍门是先用力学计算公式,算出要镶编起吊绳的安全倍率,确定镶编的“股”数。教了一个多小时,口干舌燥,他们还是算不好。文化基础太差,他也爱莫能助。
“你们全部过关啦!”开心不已的陈斌边喊边夸他们“麻花”编得均匀漂亮。
“这是你的功劳!”老师傅张国庆高兴地说,“多亏了这首古诗,一去二三里,确定‘股数’;烟村四五家,定下‘圈数’……”
几个小伙子心里默默计算,可不是嘛?镶编的流程和技巧,全藏在这首古诗里。
“你咋想到的?”张德恩问陈斌。
陈斌说:“几位老师傅手工镶编不能过关,就意味着不能去海外项目部工作。他们都是技术骨干,岂不是‘阴沟里翻船’啊!一定要教会他们!”
正为没有浅显易通的传授方法而发愁的他,前一天下班回家,不经意间听到邻居家的孩子朗诵这首古诗。他恍然大悟,于是就有了这个方法。
图:老职工吊装测试手工镶编的起吊绳 

爱好作为 发表于 2021-4-30 07:30:49

林矩鸿 发表于 2021-4-30 10:23:06

生硬变成有温度

连续风格 发表于 2021-4-30 12:15:41

zj66 发表于 2021-4-30 17:38:02

他恍然大悟,于是就有了这个方法。

ZX68 发表于 2021-5-1 18:26:25

拿古诗做口诀,新鲜!
            

ZX68 发表于 2021-5-1 18:28:10

“过关”秘密在古诗,奇妙!
            

ZX68 发表于 2021-5-1 18:29:37

为偶然得到的妙法点个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拿古诗做口诀,理论培训过关了